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政务督查> 政协提案>>正文详情

政协旬阳县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规范城区执法行为的提案

所属会议: 政协旬阳县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发布日期: 2016-08-08 提案来源: 原创
是否调研: 提案类别: 民生
提 案 者: 黄明文 建议承办单位: 旬阳县公安局

 随着推荐修改为“该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县城机动车辆越来越多。加之,316国道县城过境段旬河大桥的限行以及210省道的拓宽改造,很多过境车辆都改由城区通行,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给县城日常交通维护带来较大压力。交警日常工作也日益繁重,执法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合法,执法程序不规范的现象。通过本人自身经历以及周边群众提出的意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执法不规范。很多司机朋友反映,旬阳县城交通本不宽敞,车位不多,在县城办事无处停车,在路边临时停靠确属无奈之举,但被交警发现后会现场照相取证,司机在现场及时把车开走,交警也没有贴罚单,但日后查询车辆确有违章记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而执法交警把及时驶离的车辆也作为违章处理明显不符合交通法的规定。很多司机认为交警这种做法的目的不是为了治理车辆乱停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建设如火如荼,招商引资,旅游开发,城市乱放,而有故意罚款的嫌疑。                                                      

   2、无证执法现象突出。很多司机反映,每天发现有协警骑车沿街巡视,看到机动车辆未在停车位停放的就会立即照相取证,贴上罚单。但是往往沿街贴罚单的都是协警,没有现场执法权力,而罚单上有执法权力的民警并不在现场现场执法。

   3、有“过头”执法现象。很多在外工作人士和来旬游客反映,在全国各地跑都很少出现违章,在旬阳县城一不小心就出现违章。

近建设,双创工作的推进给旬阳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旬阳正对外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全国各的客商到旬阳投资发展,更多的游客到旬阳游玩。    

  交通执法是交警部门代表政府行使权力,目的是纠正司机的违法行为,维护交通秩序,提高人民遵纪守法意识。文明执法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一方面,它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言语粗鲁,行为野蛮,不但不能纠正其违法行为,而且会增加违法者的对立情绪,破坏政府形象。另一方面交通警察是一个城市的对外名片,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关乎旬阳对外的形象。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对协警的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建议加大对协警的岗前培训,提高其交通疏导、协助交警执法的能力。

   2、提高文明执法能力。在执法过程中要亮证执法,讲文明,要求有礼在先,出示证件在先,态度和蔼,举止端庄,教育疏导,以理服人,不以处罚为目的,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堵与疏”的问题。大多数交通违章违法者都是通性达理的,只要执法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工作做到家,违法行为是会自行纠正的。因此,文明执法是人民交警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树立人民警察新形象的根本保证。                                

   3、加大执法力度。在对违法人员批评教育的同时,对拒不配合执法,屡教不改的违法人员加大处罚力度,重拳出击,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彻底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

   借此机会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文明县城”创建活动,积极维护交通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为建设美丽富裕新旬阳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回复结果:

签 发 人: 签发日期: 2016-09-06

近年来,机动车辆逐年增加,交通基础设施跟不上,造成道路交通拥堵严重,基层警力不足,聘用协警协助道路交通管理,民警和协警在执法活动中存在执法不规范,程序不合法问题时有发生,加强民警和协警的培训教育,提高民警执法水平,协警协助执法执勤能力,教育民警和协警严格依法办事,规范民警执法行为,促进民警执法公正已成为我们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规范民警执法行为,促进民警执法公正,是我们提高民警执法能力永恒的课题。我们着力从转变民警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落实教育培训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民警和协警执法素质。

(一)加强思想教育,转变执法理念。组织民警学习党的十八大会精神,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积极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和开展亮身份、晒业绩、作表率全员行动,教育民警充分认识和理解亮岗位、亮职责、亮承诺是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责任落实的重要意义;理解晒业绩、晒亮点、晒荣誉是创新工作特色亮点,接受群众评判的重要作用;理解在党性修养、履职尽责、纪律作风上作表率是实现依法办事,执法公正的目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在言、行、德、纪等方面作出表率,严格依法办事,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教育民警转变执法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执法、去工作。

二)坚持执法原则,改进执法方式。教育民警积极适应执法环境的新变化,改进执法方式,坚决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执法方式,多做说服引导工作,坚持融法、理、情于一体,做到执法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公平公正,坚决根除以管人者自居、以罚款为目的的恶习,牢固树立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执法理念,坚持重教育、重纠违、不处罚、轻处罚的思想,营造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良性执法氛围。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协警能力。我们主要从政治思想和纪律作风教育、法规学习、技能培训方面进行整治教育,提高协警的工作素质。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素质。重点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开展宗旨教育,牢固树立服务理念;认真开展党章党规学习,牢固树立党性观念;认真开展理论教育,努力提高政治素养;认真开展法制教育,努力提高执法水平;认真开展制度学习,牢固树立规矩意识;认真开展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纪律观念。二是加强学法培训,提高执法素质。着重结合“队伍正规化建设深化年”活动,重点培训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交通管理、行政执法、交通巡逻执勤等常用的技能和工作方法,提高个人业务素质。三是强化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从规范执法、文明执勤、技能培训入手,重点开展政治练兵、岗位练兵、科技练兵活动,从规范着装、规范用语、规范行为、规范手势、安全防护、警容仪表、交通指挥、拥堵疏导、隐患排查等方面进行训练,全方位提升协警协助执法执勤形象和业务能力,提高实战操作能力,学以致用,发挥协警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协助作用。今年我们先后举办法制大讲堂四期,专题法制培训会三期,选派民警3名参加公安部组织的专业培训学习一期,参加县委组织法制大讲堂次5人,参加网上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学习考试批次96人,成绩均为优秀。

二、加强执勤管理,规范执法行为

(一)主动作为,当好助手。开展民警教育整顿活动,要求民警依法办事,主动作为,带领协警执法执勤,协警要当好交通民警的执勤助手。

(二)依法办事,文明执勤。严禁协警及交通协管员单独上路执勤,一人执法。坚决纠正执法主体不合格、一人执法、只罚款、不纠违、执法不公、语言粗鲁、行为野蛮、执法不规范、不文明行为,严格依法办事,按照程序办事。要讲文明,讲礼貌,说话态度和蔼,行为举止端庄,把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程序执法落到实处。

(三)落实问责,严查违纪。推行职责职能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等方面的管理机制,对执法不规范的行为及时处理。法制、纪检、督察部门加大明察暗访和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通报、及时处理、及时清退,利用先进典型人物引导协警,利用反面教材教育协警,要求协警严守纪律,依法办事,规范执法。

三、强化大局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公安机关大局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服务能力是人民群众的期待。在执法执勤中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做到理性、平和、文明执法,公正公平执法,带着感情做好执法工作,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服从服务大局。

(一)注重执法方式,服务经济建设。充分结合县域经济建设、基础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大环境和现实情况,注重讲究执法策略、改进执法方式、注重提高执法艺术,继续落实好农副产品运输车辆“绿色通道”政策,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专用车辆优先通行政策,以实际行动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注重管理教育,酌情适当处罚。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和初次违章车辆人员,在执法中要区别对待,重教育,轻处罚或不处罚;对外来观光旅游违法车辆人员,注重管理教育,慎重对待,酌情处罚,对通过城区的建设工程车辆限时通行,通过服务、教育、感化交通违法行为人进而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使其既能感受到社会主义法律的威严,又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温暖。

(三)注重为民服务,提升群众满意。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将执法活动变成服务群众、赢得群众的实践行动,尽可能融法、理、情于一体,认真落实便民利民服务承诺,不断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在交通管理服务上下功夫,在违章教育处罚上理性执法,不断提高公安交警执法执勤能力,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四、强化监督,完善执法监督机制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改进执法监督方式,落实执法责任制,是抓好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强化外部监督。通过门户网站、新闻媒体、警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依法公开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执法标准和执法结果,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公正。积极推行执法告知、业务咨询、投诉受理、疑难信访案件公开听证等制度,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辩权和救助权。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纪检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健全完善执法监督员制度,定期走访群众调查社情民意,认真处理群众投诉,拓宽和畅通执法监督渠道

(二)强化内部监督。认真落实执法监督措施,按照监督跟着民警走,监督跟着案件走,监督跟着程序走的理念,大力开展明查暗访、现场督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健全执法档案、个案分析、案件分级审核把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等制度,落实奖惩措施,实现对执法办案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

(三)强化责任追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办案,谁负责”的责权统一原则,明确大队、中队执法办案权限和责任,进一步落实岗位工作责任制,把规范执法行为落实到具体岗位和民警个人。对于发生重大执法过错和执法问题的,坚决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四)强化问题整改。把执法不规范,程序不合法的问题,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对执法检查中发现和群众举报控告、新闻媒体曝光的违法违纪问题,迅速启动调查、问责机制,一经查实,坚决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把监督整改落到实处。

今年,县局纪检督导,交警大队警务督导室,先后深入交警执法一线开展现场督察50余次;纠正着装不规范、执法不规范行为30余人次;发专题督查通报5期,约谈27人次;纠正违法程序办案一起,处理1人。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民警的整体执法水平明显提高。6月份以来受理投诉民警执法问题的信访线索仅2起,并全部查否。投诉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0%,县局法制大队通过对事故中队所办案件审查未发现错案和违规办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