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旬阳县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
所属会议: | 政协旬阳县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
发布日期: | 2016-08-08 | 提案来源: | 原创 |
是否调研: | 是 | 提案类别: | 民生 |
提 案 者: | 夏玉虎 | 建议承办单位: | 旬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近年来,我县通过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这一民生工程,农村饮水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农村城镇化创造了条件。
一、供水现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我县抢抓机遇,累计争取国家投资1.5亿多元,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489处,其中千吨万人工程4处,供水人口大于5000人的工程10处。实际供水规模3.5万方每天,解决了29.37万农村群众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为确保农村供水工程规范运行,县政府批准临时组建了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负责全县21个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2013年底组建了旬阳县村镇供水公司,负责全县17个集镇供水的运行管理。同时县政府出台了《旬阳县村镇供水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涌现了蜀河等一批标准高、质量优、效益突出的村镇供水管理企业,促进我县农村供水事业进入了一个相对规范、健康的发展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1、饮水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十一五”以前建设的农村饮水工程,由于当时投资少,建设标准低,加之管理不规范,经过多年运行,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工程使用率和供水保证率不高,已经不能满足群众饮水需要。
2、建设任务仍然艰巨。我县大多数村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有的地方水资源极度贫乏,解决难度很大。后期项目建设条件更为恶劣。
3、水源水量不稳定。农村水源集水面积小,近年来的异常气候和频发的极端气候造成农村饮水水源不稳定和无保障,受洪水或干旱灾害影响,水源枯竭问题突出,找水、引水成本不断加大。
4、资金缺口大,配套资金难落实。
5、运行管理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制约工程难以长期良性运行。
6、群众节水意识薄弱,浪费严重,有的不愿缴纳水费。
三、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行各业节约用水,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使供水工程利用率得到提高。
2、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发动群众按照“一事一议”原则,踊跃投工投劳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加强饮水安全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3、组建农民用水协会,参与用水管理,以水养水。
4、建立农村饮水维修基金,及时维护和修复饮水工程。解决农村供水工程建后“无人管、无钱管”的问题,保证工程持续长效运行,为不断发挥工程效益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5、加强运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探索农村供水工程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拍卖经营权等方式,切实提高工程使用效益。
6、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建立村级水管员队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使他们具备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能力。
7、合理的提高水费价格,有效利用经济措施对水资源进行调控。
回复结果:
签 发 人: | 签发日期: | 2015-07-14 |
您在县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关心,县水利局高度重视该提案的办理工作,多次深入实地调研,着力解决农村供水工程的规范管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通过积极争取,中省对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413处,极大缓解了群众吃水困难的问题。同时,针对工程建设普遍存在重建轻管问题,县水利局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但正如提案所指出的,我县农村供水工程存在“运行管理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的规范管理。
一、落实管理措施情况。
1、规范管理,确保责任落实。近年来,我县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以“县村镇供水公司+供水经营权租赁+村组供水自营”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了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受益村组自营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农村供水工程各项运行管理制度,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宣传引导、服务措施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落实工程管理,充分发挥了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县水利局及时组织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移交供水管理单位,及时明确管护主体。一是明晰工程产权。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明晰工程产权。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归属国有。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工程,产权归投资者所有或按投资者意愿确定产权归属。二是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工程受益者是工程的管护主体,除集镇供水由村镇供水公司经营管理外,村组饮水工程由受益村组负责管护。三是落实工程管护经费。农村集中供水实行有偿服务,计量收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价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通过加强水费征收等措施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及维护经费。
二、供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镇供水公司经营效益不佳。2014年,县政府同意,由水利局组建了旬阳县村镇供水公司,落实了工程技术维修服务人员,设立服务电话,提供技术和维修服务,目前,村镇供水公司管理范围涉及全县17个镇,除蜀河、白柳等经营状况较好,其他约有70%的集镇供水工程,由于供水户较为分散、管线长、运行管护费用大、供水规模小,而陷入负债运行困境,全县整体核算村镇供水公司经营效益不佳。
2、村组租赁经营差。对于村组供水工程效益比较好的,采用经营权租赁的方式,由租赁人负责维护管理,收取水费。在工程新建投入运行时,设施维修费用少,有人租赁,随着设施的老化,维修费用增大,租赁人员渐渐失去管理信心,加之,多数租赁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饮水卫生意识相对欠缺,技术水平较低,服务能力不强,导致运行管理不到位,经营状况差。
3、部分村组未落实管护责任。目前,集镇供水运行管理相对规范,村组供水运行管理相对薄弱。只有一少部分规模大点的供水工程通过租赁落实了专门管理人员,管理相对规范。多数供水规模小,效益低,专人管理报酬难落实的村级供水工程,主要以村组干部代管,管护责任不明确,存在有人用水、缺人管水的现象。
三、改进提升措施
- 建立维修基金。农村供水是农村公共事业的一项基本内容,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政策的扶持,县政府将设立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专项维修基金,主要从水费中提取或按照用水人口按年收缴,财政专户存储,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维护和改造,确保已建的农村供水工程能正常运转。
2、财政给予适当补贴。目前,虽然我县建立了有偿供水制度,但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短期内还难以步入以水养水的正常机制,工程运行、维修、养护、人员工资等费用严重不足,县政府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费用列入一定的财政预算,保证必要的运行开支,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3、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加强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建立健全协调工作机制,分类推进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全面强化水源保护,保障水源安全。对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按标准要求安装和使用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配备检测设备和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常规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安全。
- 上一篇:关于尽快实行牛羊肉定点屠宰的建议[ 08-08 ]
- 下一篇:关于修通贫困村组公路的建议[ 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