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旬阳县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关于解决老城交通畅通的提案
所属会议: | 政协旬阳县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
发布日期: | 2015-08-19 | 提案来源: | 原创 |
是否调研: | 是 | 提案类别: | 民生 |
提 案 者: | 政协提案委 余慧 | 建议承办单位: | 旬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旬阳老城学生上下学交通拥堵问题,历经多次提案,目前仍未得到有效改善。老城现有城关一幼、一小、一中三所学校,每逢早晚上下学期间,老城内私人摩托车、私家车、校车并行拥挤,虽有交警定时维持秩序,但仍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特别是遇到雨雪天气,老城菜市口一段三路交汇处,人流车流挤堵不堪,人车摩擦时有发生,独自上学学生安全情形令人担心吊胆。虽然县规划局曾把以前年度提案建议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拟形成沿老城洞口、河街、老城菜市场、旬阳大道部分建成段直至交通局门口回转洞口的临时环路,但工程进度极为缓慢,绕城环路至今尚没有形成,老城区交通压力仍未减轻。
鉴于此,结合旬阳县自身发展现实情况,建议如下:
1、借旬河、汉江防洪河堤工程建设为契机,尽快启动实施老城体育场至水磨湾环形堤防路建设,短时间解决老城交通拥堵现状;
2、相关部门责成开发商尽快修建开通老城上渡口至体育场河堤路,缓解交通压力;
3、政府尽快决策启动建设老城第二隧道和汉江大桥工程,以长远解决县城交通瓶颈状况。
回复结果:
签 发 人: | 签发日期: | 2015-07-13 |
旬阳县城老城区有城关一小、一中及一幼等三所学校,每天上下学期间,大量的接送家长、学生和车辆造成一小至洞口段的交通拥堵,阻碍出行,一定程度影响了城市形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2015年6月1日县上召开会议,专题对老城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研究,要求按照“标本兼治、先易后难、多措并举、提速推进”原则,强化管理措施,突出解决体制机制不畅、功能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实现通畅、便捷、安全、美观的目的,并提出通过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管理措施
一是加快公交体制改革。由县交通局牵头,9月1日前完成公交体制改革,在现有基础上首批投放不低于20辆公交车,合理布局学生乘车站点,县交通局、教育局、交警大队要根据现有投放车辆运送能力、学生分布情况、公交站点分布及道路状况进行科学合理测算,通过提高运力,实现安全、快速送达的目的。
二是实行综合管制。由县交警大队负责,取消老城洞口至城关一小道路沿线临时停车位,还路于车,根据车辆出入状况,科学合理调控红、绿灯,减少车辆滞留时间,实现快速通行进一步提高通行能力;县双创办负责畅通人行道,清理长期占用人行道摆摊设点、堆放物品等行为,还道于民,确保人员通行安全。
三是建立学校与家长共管机制。由县教育局牵头,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一校一法、一校一策的原则,就上、下学期间家长配合做好接送问题建立共管机制,确保高峰时段车辆畅通和学生的通行安全。
四是增设标示标牌。在公交站点增设标示标牌,县交警大队负责做好标示标牌的规划设计,县住建局负责制作安装。
二、工程措施
一是对洞口至城关一小段道路进行整修改造。拆除道路外侧断头人行道,将现有6米车行道拓宽2—4米,提高通行能力,缓解拥堵压力,目前正在做施工准备工作,封闭道路进行改造通告已发出,7月11日至8月30日将对该段道路进行全面硬化整治。
二是新建东潭菜市场和停车场。县上于6月18日对老城东潭菜市场和停车场方案进行了初审,待规划设计方案通过评审后即可实施建设。
三是建设公交中转站。拆除老城原国税局、城建局办公楼,建设公交车辆中转站。
四是建设东潭菜市场至国税局办公楼段小环道。县规划局负责按照太极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对东潭菜市场至国税局办公楼小环道方案进一步论证并启动施工图设计,同时做好与水利局正在设计的老城环道项目的对接,避免重复建设。
五是加快老城环道、洞口第二隧道的设计等前期工作,由县水利局负责做好老城环道的规划设计工作,县规划局负责做好汉江二桥和第二隧道的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及可行性论证工作。
- 上一篇:关于加强城镇周边道路边垃圾乱倾倒的提案[ 07-13 ]
- 下一篇:关于加快推进烟叶种植农业保险的建议[ 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