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旬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旬阳县2016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名称: 旬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旬阳县2016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CD-xzfzfbgs-zfbwj-zfbwj-2016-0348 公开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6年05月23日 文号: 旬政办发〔2016〕132号
公开目录: 政府办文件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时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6-05-25 09:39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相关部门:

《旬阳县2016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旬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5月23日   

旬阳县2016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南北分界线,是国家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中城市群的重要水源地和“气候调节器”,是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旬阳地处秦巴山区过渡带,属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亦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好秦岭生态资源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2016年是十三五发展的第一年,保护好秦岭生态区尤为重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李克强总理视察旬阳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系统化思维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扣建设美丽富裕新旬阳战略目标,坚持传承与发展并重,探索与创新齐抓,突出兴山护林养水,在保护中发展;坚持以生态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大项目为主要支撑,多项目覆盖;坚持以新型工业为保障,以环境保护为底线,实现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率先把我县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打造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三者协同推进的地方样本,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二、基本原则

按照“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科学利用、严格管理”的原则,积极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大力整顿开发建设秩序,秦岭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提高,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水源地河源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野生动植物生境不断改善。

三、保护目标

(一)植被保护。全县绿化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2千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5%。同时,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工作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防火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火灾受害率和病虫害成灾率均低于省上下达的控制指标。(责任单位:县农林科技局)

(二)水资源保护。依照《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规定,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实行分级保护,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一是开展汉江、旬河水源地专项整治,对违法采石、采砂活动进行治理,对水源地内农家乐设施进行清理整治;二是汉江旬阳出县界水质自动站投入使用,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Ⅱ类标准以上;三是在全县水源地保护区设立警示标志牌,建成城市供水水源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建立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和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平台;四是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坚持山、水、田、林、路并举,工程、生物、耕作、水利、政策措施并重,年平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平方公里;五是县城污水、垃圾处理场正常运营,吕河、蜀河、关口、小河、甘溪等7个污水、垃圾处理场建成投运,金寨、棕溪、构元等8个集镇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开工建设。(责任单位:县水利局、住建局、环保局)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完成了全县湿地资源调查,建立汉江、旬河保护区。(责任单位:农林科技局)

(四)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大力度规范秦岭各类开发利用活动,遏制区域内乱占耕地、破坏绿化、乱搭乱建的势头。集中力量持续不断地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专项整治,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或不符合环保要求条件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矿山均予以关闭。确保所辖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稳定或好转。(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国土局、安监局、住建局)

四、工作重点

(一)认真落实重点资源保护。要加强森林植被保护,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我县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设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物种保护体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区、地质公园等受保护区域面积或受保护物种数量逐年增加。(责任单位:县农林科技局、水利局、国土局)

(二)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管理规定,更加注重开发利用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要建立完善网上并联审批工作流程,规范项目论证会审制度,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办法;做好省、市、县重大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三)规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扶优做强文化旅游业、推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对因项目建设而毁坏的生态植被,要加快恢复。对景区内乱建的房屋、乱贴乱挂的广告条幅等有损景区形象的违法违规附属物,坚决予以清除。通过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提升各重点景区、涉旅城镇的生态功能,以《旬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纲,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提升城市品位、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弘扬地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旅游产业拉动城镇化建设,通过城镇化建设助推旅游产业发展,促使我县以中华太极城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品牌形象日趋成熟。(责任单位:县文广局)

(四)完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要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经费纳入县级年度预算,专项用于支持植被保护、治理水土流失、污染减排等工作;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使水源保护地、生态保护地等区域居民逐步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研究有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鼓励性政策,提出有关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政策建议。(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五)加强执法监督,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健全执法监管体制,建立完善社会监督举报机制和执法监察通报制度,定期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重点区域组织联合执法,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违法排污、破坏植被、乱捕滥猎、非法采矿等行为,实现执法监察网络全覆盖。至少组织开展2次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改正到位。(责任单位:县环保局)

五、保护措施

(一)加强保护管理机构建设。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对辖区内的统一监管,县上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财政、发改、国土、环保、林业等成员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日常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年度目标的完成。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将此项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重点,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进一步明确责任,解决此项工作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此项工作的完成。

(二)加强秦岭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各成员单位要与各镇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对秦岭生态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治理。一是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有效恢复植被,改善水生态环境。县农林科技局要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秦岭北麓直观坡面绿化等工程,在荒山旅游带大力发展杂果基地、现代农业展示基地;县水利局要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汉江、旬河等中小河流治理。

(三)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大力进行环境整治。建立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执法监察通报制度,县环保局要加强与国土局、住建局、农林科技局、水利局等职能部门合作,开展对乱采乱挖、乱搭乱建、乱排乱放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执法检查。

(四)深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以宣传贯彻省《条例》为重点,结合宣传国家和省、市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保护氛围,提高全县市民自觉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