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石门镇楼房河村有个“草根银行”:用小钱撬动脱贫大梦想

作者:何媛 发布时间:2019-05-21 09:0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去年,我加入协会,交了2000元基准互助金,这回,我申请借款买辆面包车跑运输,协会为我批准2万元,借款额度比入会金额翻了10倍,真是太感激了。”拿到转账支票的胡纪安乐开了花。

胡纪安口中的协会全称叫楼房河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协会自去年成立至今,村集体和群众共筹措交纳基准互助金45.2万元,全村入会率达100%;同时,上级部门注入财政资金55万元,协会总资金达100.2万元。协会目前共发放借款91笔,其中为贫困户发放借款68笔,贫困户受益率达74%。现已如期收回借款29笔。所借资金全部用于发展生产、创业就业,为群众解决了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资金难题,真正让小钱发挥大作用,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草根银行”。

把钱交给协会,放心

“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说通俗点,就是用政府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交纳的互助金为支撑,解决农户小额分散生产资金需求,通过这种互助、合作的方式来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该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会长石全义为我们介绍。

石门镇楼房河村位于汉江南岸巴山深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246户81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2户260人。

协会成立前,为了让群众全面了解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作用,该村通过召开群众大会、院落会、入户讲解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协会的业务范围、入会条件与程序、会员权利义务等相关内容,并征求群众意见。同时与县扶贫局、财政局多次对接请求指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协会章程(草案)。

2018年7月20日,楼房河村召开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成立大会,在大会上,全体会员表决通过了《楼房河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章程》。按照《章程》,每户由一人代表该户入会,交纳基准互助金每份1000元,可交纳2份;在借款方面,凡是用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创业就业的,年利率为6厘……

“我家在协会入了2份共2000元,有个急用,借钱方便,手续简洁,也比我下趟集镇贷款来得快,多好的事情。”该村群众周礼伦说。

因该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且在借款上具有无抵押、利率低、灵活方便、手续简洁的好处,全村群众都愿意加入协会。

放得出收得回,安心

翻开该村互助资金协会借款汇总表,借款人、身份证号、借款时间、借款金额、电话、还款时间等信息一应俱全,每户借款金额均在5000-20000元。

“协会主要为群众提供小额借款,且利率低,比在银行贷款方便,群众都能在规定的还款时间内将钱还上。这也是我们协会从成立到现在一直正常运转的关键。”协会会计吕植安说。

该村贫困户樊光明,原来住在一组山上,养羊近百头,2018年8月,他在联保小组的担保下提出借款申请,用于购买羔羊,协会为其借款2万元,购买羔羊50余只。年底,樊光明凭着养羊的收入,在集镇安置点买了房,顺利脱贫,还于今年2月份及时将借款按期还给了互助资金协会。

如何进一步增强群众发展增收的积极性和还款的自觉性,降低借款风险?该协会在成立联保小组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采取评星授级与道德评议、新民风以及上年度借款偿还情况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动态、分类管理,综合评定五星户为优秀,四星户为较好,三星户为一般,作为当年放款依据,优秀户借款限额20000元,较好户借款限额10000元,一般户借款限额5000元,确保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每一笔钱都借得出、还得回、用得好。

七组的蔡传贵家有3口人,儿子在集镇照顾孩子上学,兼顾打零工,收入少。由于蔡传贵有木工手艺,人又忠厚老实,在道德评议会上,被评为先进典型。2019年初,协会为该户批准借款2万元成立楼房河蔡传贵小型木器加工坊,制作桌椅、板凳、竹制品等。

“我能办起这个加工坊,全靠协会的支持,现在每月收入有2000多元。我相信,只要好好干,生意会越来越好的。请放心,我一定按时将借款还给协会。”蔡传贵说。

群众得实惠,贴心

该村群众石全群,勤劳肯吃苦。2017年他通过扶贫贴息贷款发展池塘养鱼4塘。2018年,扩大养殖规模购买鱼苗资金短缺,协会考虑到该户发展产业积极,在群众中影响良好,批准其借款2万元,帮石全群解了燃眉之急。

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不仅解决了石全群一家的临时困难,也让全村更多的困难群众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温暖了民心,增强了发展动力,带贫益贫效果明显。

雨过天晴,贫困户詹永强忙碌地照看着院子里啄食、晒太阳的一群小鸡。看见我们,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参观他的养鸡场。

“我的养鸡场供暖、供水、喂料等设备一应俱全,今年孵化的第一批鸡仔预计在7月份以后就能产蛋。要不是村上对我的帮助,肯借款给我这个穷家庭,我家的日子真是难怅。我一定干出个样来,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说起家里的变化,詹永强满心的感激。

詹永强家有3口人,詹永强本人患有股骨头坏死,巨大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在亲人和好心人的帮助下,詹永强的身体一点点好了起来。2019年,詹永强通过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借款2万元发展养鸡。目前,养鸡场共存栏蛋鸡3000多只,除此之外,詹永强还种植中药材1亩,核桃5亩,养猪2头,养蜂1箱,今年将顺利脱贫。

楼房河村的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将资金与农民生产经营相结合,恰好对接了群众与资金之间的需求,成为农村金融体系覆盖不足的有效补充,把协会办成了群众产业发展、脱贫增收致富的“随身钱包”。

依托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借款,楼房河村的群众实现了户户有产业、家家有收入,全村发展养羊、养猪、养鸡、养鱼大户共6户,发展中药材50亩,油用牡丹573亩,核桃810亩,带动贫困户68户179人,户均产业2亩,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00多元。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