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甘溪镇脱贫有底气!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固定收入

作者:何媛 发布时间:2019-05-30 08:3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去年年底,我们村上开了光伏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股东分红大会,34户入股贫困户共分红4.2万元。贫困户个个高兴得不得了,大家都过了个好年。村集体经济着实让我们的口袋鼓起来了。”说起产业,甘溪镇刘家院村村民张立有津津乐道,说个没完。

近年来,甘溪镇因地制宜,整合土地、林扒、水域等资源,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将烤烟、菊花、拐枣、牡丹、养鱼等长短产业相结合,同时发展光伏清洁能源,实现产业全面开花,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增收。

“采摘菊花一天80块,去年干了20多天,我就赚了将近2000块钱。家里一闲,我就到园区干活,老伴儿长期在园区务工,一月能挣2000多。我们儿子就更有用了,被园区长期聘用开挖掘机,一月7000块。”在甘溪镇十字岭村清风源生态农业园区务工的村民黄以花高兴的说。

2018年,甘溪镇共种植金丝皇菊1120亩,其中,十字岭700亩,桂花20亩,甘溪社区和刘家院各200亩。2019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300亩,“村花”变成了“产业花”。

△甘溪镇千亩金丝皇菊种植基地

为保证金丝皇菊的产量与质量,该镇不断加大对园区的投入。“我们为园区安装了喷灌设施,灌溉面积有1000余亩。你们看那边正在建设的是烘烤厂房,占地30亩,有烤炉50个,化验室、质检室、加工包装厂等一应俱全。以后可以承接全镇金丝皇菊、黄花及各类时蔬的烘烤,园区又衍生出个绿色致富的好路子。”该镇镇长陈波说。

目前,甘溪镇35个合作社共带动贫困户就业1127户,月均增收420元。

村集体经济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土地、资金等入股的方式又让庄稼人换了种身份增收。

2017年11月,梯岩村、刘家院村、张家河村建起了170k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96户村民成为了陕西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民,实现稳定分红增收,拥有“阳光收入”。

2018年10月,兴旬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蚕桑建园土地流转大会上,大岭台村40户群众领取土地流转资金2.7万元。

一湾碧水绕青山,花鲢湖中正嬉戏。施家坡村的池塘养鱼也为群众增加了一份固定收入。施家坡村生态养殖基地水域面积约1000亩,前期已投放鱼苗2万尾,投入资金30余万元,合作社拥有股民75位,到今年10月,施家坡的股民们将获得旬阳县泽润源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的第一笔分红!

接二连三的好消息让群众对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股民”的新身份更帮助群众搭上了“分红”的快车,尽享实惠。

“2019年,甘溪镇共发展烟草8800亩、拐枣6700亩、核桃3900亩、油用牡丹3800亩、黄桃1000亩、大樱桃450亩、中药材1080亩……户均实现产业3亩以上;有大樱桃示范园区、香菇基地、千亩核桃林、千亩拐枣林、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项目17个,现在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固定收入。”该镇党委书记王孔均说。

村集体经济盘活了农村资源,也让群众尝到了“大锅饭”的甜头。通过多元驱动、抱团脱贫,这里的贫困群众坐上了脱贫的动力火车。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