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铜钱关战区用脱贫质量见证工作成效

作者:周玉美 发布时间:2018-10-26 09:15 来源:铜钱关镇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别样金秋,枫叶似火。铜钱关战区脱贫攻坚工作也是如火如荼,如层林尽染的秋色般势不可挡。

今年,铜钱关镇计划脱贫784户2535人,实现马保、天宝寨、双河、沙阳河村整村脱贫摘帽。年初,战区指挥长、县委副书记王武臣强调,要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把劲头鼓足;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把任务明确;完善措施、务实创新,把工作抓实;转变作风、夯实责任,把业绩作优,全面打赢打好铜钱关战区脱贫攻坚战。

铜钱关镇深刻分析形势、精准研判对策,认为做好脱贫攻坚“队伍是关键、方法是核心、务实是根本、满意是目标”,并形成了“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强化基础、稳定脱贫”的指导方针,真正一鼓作气、尽锐出战、攻坚克难,确保如期脱贫摘帽。

排兵布阵,锤炼过硬队伍

该战区一直秉承“硬选人、选硬人”的原则,将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担任驻村工作队长,严格执行《铜钱关镇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镇村干部包组联户实施办法》,按照“三看三问三解一通报”的工作要求,以入户为保障,以底子清、情况明为基础,确保精准帮扶、精准施策。自3月份以来,每名帮扶干部入户帮扶均达到7次以上,对所包联贫困户家庭情况更是如数家珍。

9月21日,铜钱关战区县直包组联户干部“两退”业务培训会在县卫计局召开,镇党委书记任教,并制定入户工作清单,真正做到“馍馍掰碎了往嘴里喂”。

“经陈书记这么一培训,下次入户再也不会丢三忘四的了。”一名参加培训的县直部门帮扶干部说道。

据悉,该战区充分利用周例会、干部讲习所、远程教育等有效手段,突出集中学习方式,及时传达学习省、市、县相关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全年对镇内干部集中培训达13次,对县直包组联户干部培训2次。同时,编印脱贫攻坚应知应会政策手册下发到干部手中,随身携带,切实提高实战实力,增强扶贫工作本领。

创新五评,实现志智双扶

10月17日,铜钱关战区工作群里热闹非凡,原来大家是被陕西日报报道《我省对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一文所吸引,纷纷为荣获陕西省脱贫致富先进个人的陈世军竖起了大拇指。

陈世军,铜钱关镇天宝寨村一组村民,全家6口人,身体健康的却只有他本人和小儿子。虽被评议纳入贫困户,但他感到不光彩,并没有坐等好政策送上门,而是自力更生,勤劳刻苦,养猪15头、养羊5只、养鸡100只,种甜秆5亩、黄姜10亩、黄花8亩、拐枣10亩,不仅自己在奋力摆脱贫困,还带领周围2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走上产业脱贫的致富路。像陈世军这样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在铜钱关战区还有很多。

村级”五评“扶贫又扶志

今年来,该战区为了彻底转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出台了村级评先进、评后进、评干部、评党员、评积分“五评”工作办法,每季度举行一次村民大会,充分发挥村民自治,通过道德评议评出先进、后进,分别予以表彰和转化。村民对村支委会、村委会、监委会、道德评议委员会和驻村工作队、村四职干部及在家党员实行无记名测评投票,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对全体村民按照“十星”标准评出积分,并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截至目前,共开展“五评”会议共34场次,评出先进典型245人,后进典型19人,帮扶转化14人,红黑榜晾晒264人,群众凭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商品价值5万余元,此举极大的鼓舞了全体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和村民自治的积极性,精神贫困正在锐减,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建强基础,大换乡村旧貌

“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我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沙阳河村贫困户牟立兵住进干净漂亮的交钥匙房时,对党的好政策赞不绝口。

安居乐业,先安居而后乐业。该战区深刻认识到两房建设是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始终聚焦两房建设,实行盯户盯人,夯实工作责任;采取月报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全镇有移民搬迁意愿1308户,全部安置到位;危房改造58户已完工,入住率100%,资金全部兑付到位。

在大力改善居家条件的同时,加速推进“乐业”条件设施建设。目前,已全面完成4个村7条22.3公里水泥路路基工程,铺设水泥路面2公里,完成4个当年脱贫村21.8公里油返砂路面修复工程,新修产业路3条6公里,新建便民桥5座;完成5个村15处饮水工程,电网改造完成99.63公里。乡村旧貌换新颜,群众得实惠也是喜笑颜开。

引商带贫,稳固脱贫质量

十一黄金周期间,铜钱关镇内车水马龙、好不热闹,迎来了2018年度首个乡村旅游小高峰,几家新改造提升的农家乐天天游客爆满。据尚都绿源食品有限公司杨厂长介绍,十一假期平均每天接待观光游客150人左右,就餐游客80人左右,日营业额达4000元。

与杨厂长同样高兴的还有那些与该公司签订长期食材供应合同的贫困户们。因为需求越大,他们能卖出的农产品就越多,收入就越高。

太山庙三组贫困户刘光平就是其中一户,刘光平家中5口人,2014年因交通条件落后及因病等原因被识别为贫困户,2017年太山庙社区整村脱贫,他也光荣脱贫。

“自从家附近创办了食材供应基地,与我签订了合同,我心里就踏实了,今年我主要给尚都提供杆杆酒,目前拿到手的净钱已经有五六千了,下半年还要卖土豆粉、红苕粉等土特产,以后每年都有稳定收入。”提起收入问题,刘光平兴奋的滔滔不绝。

农民变工人,家门口“拾金子”

今年以来,该战区充分发挥生态绿色之镇域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合作社培育力度,按照“两降两服”即:降低农户生产风险和企业投入风险,服务农户产业发展,服务企业发展环境和项目建设。实行“企、社、户”对接,逐步确保一户一企,订单生产、保底收购,达到收入稳定,稳定脱贫。

目前,新引进建成的拾金子农业有限公司、尚都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守望农业有限公司、海楼山生态游乐园、秦楚鹿苑、铜钱里酒坊等企业已流转土地、林扒3500余亩,带动贫困户达300余户,还脱贫攻坚于市场引领,着眼大扶贫、奠基大振兴,实现脱贫又致富。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