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扶贫工作处于啃硬骨头、拔寨决胜阶段,作为旬阳县六联建筑业商会,自觉践行“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肩负起社会全面扶贫的责任担当。自2016年以来,商会会长马治文多次带领集团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前往所包所联棕溪镇黄土村、敖家河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摸底走访,定出了包联村脱贫攻坚的“指南针”,开出了根治贫困村顽疾的“好处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作战图”。
铆足劲,带好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之后,商会会长曾多次带领班子成员到村,开展“听、走、看、议”几个方面的精准扶贫“把脉”工作,摸清了扶贫对象、查实了困难家底、核准了困难原因,细化和完善了精准脱贫项目规划,打开了扶贫工作新局面。在棕溪镇黄土村,该商会主动与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镇政府联系,听取县、村干部对黄土村的简要介绍;第一时间与村委会班子座谈,听取村里的基本概况和脱贫思路;与部分村民见面,与个别老乡聊天,听大家的想法、诉求、愿景,对全村情况全面掌握清楚,盘清了帮扶对象的家底儿。设法打出脱贫攻坚的“组合拳”。最终确定,三年的综合扶贫,仅商会会长马治文的会员企业决定向棕溪镇三个贫困村投资100万元,集中建设贫困户移民安置小区,2017年已投资为黄土村12户困难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圆了困难户大半辈子的住房梦。
2018年,旬阳县六联建筑业商会改变脱贫致富方式,统一思想,加强沟通,充分发挥企业优势,积极探索帮扶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会员企业通过实地走访了解棕溪镇敖家河村的实际情况,捐资20万元不断完善村级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完善当地农副产品产业销售链等方面,帮助困难户在就业、项目、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帮扶,提升敖家河村的造血输血功能,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斩断穷根,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
棕溪镇棕溪村三、四组近百户村民长期以来出行难,群众集资修路资金缺口大,特别是困难户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为了加快贫困村的脱贫致富步伐,商会会长马治文组织会员企业捐资20万元,促进“连户路”建设。
包帮促,勇担当。据不完全统计,旬阳县六联建筑业商会自2016年组建成立以来,以会长马治文和副会长陈明田、何在功、杨荣玉、王孝停、张正德首的60多名会员企业家已向家乡所联的贫困村捐款捐物达500多万元,主要包括捐资助学、助医、助残,捐资修路、架桥、拉水、通讯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赈灾救济送温暖、人力资源培训等,为家乡县域、镇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引领当地村组和贫困农户逐步向小康的目标靠近。
旬阳县六联建筑业商会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定点扶贫帮困”工作,定期召开扶贫工作协调会,完善扶贫内容,更新工作措施,积极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扶贫村工作推进情况,并结合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实际和现状,着力落实各项扶贫措施,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发展环境,实现贫困户生活稳定,收入增加,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看未来,善作为。旬阳县六联建筑业商会会长马治文对笔者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运用科学有效方法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以来,商会积极投身于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作战场上”率先垂范,在旬阳大地上继续奏响新时期的“最强音”。 该商会在脱路上勇负责,包帮途中敢担当,肩负起了一个商会社会扶贫的神圣责任,当地百姓个个称赞。今年3月份,旬阳县六联建筑业商会被安康市工商联评为“会务工作先进商会”。
- 上一篇:旬阳县2800余名医务人员整装出发奔走在健康扶贫路上[ 03-26 ]
- 下一篇:西安爱心人士情系大山 助力涌泉村脱贫攻坚[ 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