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38期(总第二百二十四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12月28日
导 读:
【奋力争先】县脱贫办:荣获安康市“宣传脱贫攻坚贡献奖”
【苏陕协作】我县富硒水走进“长三角”
【自强标兵】他对如期脱贫有信心
【奋力争先】
县脱贫办:荣获安康市“宣传脱贫攻坚贡献奖”
在县委、县政府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2017年,我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2月22日,中共安康市委宣传部、安康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发出表彰决定,对2017年安康市“脱贫攻坚好新闻”及“宣传脱贫攻坚贡献奖”予以表彰,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荣获安康市“宣传脱贫攻坚贡献奖”,是唯一的县脱贫办获此殊荣,获此奖项仅有三家单位。同时,我县11篇作品获安康市“脱贫攻坚好新闻奖”,其中新闻作品《金寨有个好气场》荣获一等奖并位居榜首。(王能锋)
2017年安康市“脱贫攻坚好新闻”
旬阳县获奖作品名单
一等奖(1篇)
《金寨有个好气场》
作者:高炳
二等奖(4篇)
1、《旬阳:汇聚“三新力量”助脱贫》
作者:郑斐 王元辉
2、《健康扶贫脱贫一批的“旬阳模式”》
作者:丁平平 祁祥乾 马小龙
3、《旬阳:三举措破解扶贫工作虚浮问题》
作者:叶林斌
4、《旬阳县“三治融合”厚植社会新民风》
作者:郑开洪 李孝华
三等奖(6篇)
1、《陕西:健康扶贫破解“因病致贫”》
作者:何升林 马玮
2、《旬阳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作者:王培民 孙雯
3、《安康旬阳:三新齐发力 扶贫又扶志 沈德林脱贫三要记》
作者:何升林 马玮
4、《扶志气 断穷根 用道德评议破解扶志难题》
作者:旬阳县脱贫办宣传动员组
5、《贫困户的合作社》
作者:吴昌勇 王元辉 艾静
6、《旬阳:稻香鱼肥唐家院》
作者:强朝辉 张敏
【苏陕协作】
我县富硒水走进“长三角”
12月25日,大叶生命健康(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康巴山雪饮食有限公司在我县签订了富硒饮用水项目合约,副县长王燊、赵明出席签约仪式。
这次签约将于2018年元月正式开展合作,双方将在水品质提升、客户群的推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同时,项目将以大叶江苏为合作方主体,在江苏及长三角地区进行山泉水产品及品牌的推广。
据了解,大叶生命健康(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是常州民建会员企业,一直专注于商贸、流通以及健康产品的研发及销售,取得了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在健康饮用水方面推广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次合作项目成功签约得到了民建常州市委与旬阳县发改局的大力支持,项目顺利实施以后,2018年安康巴山雪饮食有限公司有望新增销售收入1000万元。
同时,大叶江苏公司还将通过这次成功合作,承诺将企业发展中的部分利润用于公益事业,成立大叶“思源·创业”帮扶基金,对我县贫困户创业、返乡人员创业、大学生创业等三类人员进行创业帮扶,与巴山雪捐助的扶贫基金一起为我县的脱贫攻坚共同努力。(张敏)
【自强标兵】
他对如期脱贫有信心
在铜钱关镇天宝寨村一组,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在这个6口之家里,长期患病者就有4人。现年41岁的户主陈世军凭着超常的毅力,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并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摆脱贫困,被评为勤劳致富先进典型,受到镇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生活中的陈世军总是面带笑容,乐观豁达。不知道其家庭状况的人会以为他家境殷实,顺风顺水。其实不然,他家6人中,只有他本人和儿子身体健康。年过六旬的父亲患冠心病、胆囊息肉;母亲患肺结核;妻子患颈部动脉血管阻塞、哮喘、慢阻肺病;大女儿身体也不好。仅2017年,这几个“病号”到旬阳、下十堰、过西安检查、住院治疗的费用就有近5万元,在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后,自己还掏了一部分。据陈世军介绍,这几年仅为家人治病,他欠外债最多时达20多万元,现已还8万元,目前外债仍有12万元。
陈世军说:“我再苦再累,也要想办法给父母妻儿把病治好,哪怕欠再多的外债,我的身体好,可以慢慢挣钱还。况且还能享受健康扶贫政策,给我减轻了不少负担。”
“整天愁眉苦脸有什么用啊,日子还得往下过。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人勤劳,就能挣来钱。莫看我现在家庭这么困难,我相信我以后的日子会越来了越好的。”陈世军朴实的语言中显示出不认命、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发展生产才能过上好日子”
鉴于实际情况,2016年陈世军一家被纳入在册贫困户。陈世军并没有“等着国家送小康”,而是不等不靠地大力发展产业,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农民,只有好好发展生产才能过上好日子”。今年他养猪8头、养羊4只、种甜杆5亩、黄姜4亩,还计划栽植10亩拐枣,现在地已全部整好,只待种苗移栽。此外,他还购置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为发展生产提供方便。
陈世军对今年的收入算了一笔账:计划出栏3头猪收入6000元、出栏2只羊收入1500元,5亩甜杆酿酒收入15000元,加上自家和收购别人的拐枣进行酿酒,收入5000元。这样一来,家庭经济收入就会有新起色。
人们不禁要问,一大家人,就他一个劳动力,又无钱顾工,发展那么多生产项目,能行吗?或许从他那双特别粗糙的双手上可以得到答案。
“依靠自己早日脱贫是头等大事”
“进入贫困系统,说实话我感到不光彩。镇上、村上和包帮我的干部千方百计地帮助我解决困难,我今年发展的这些项目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才实现的。人要有良心,我不能全部依靠国家和干部。对我来说,依靠自己努力早日脱贫是头等大事。”陈世军朴实的语言概括了许多“大道理”。
他计划2018年养猪15头、养羊5只、养鸡100只。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作坊式酿酒上,生产甜杆酒、包谷酒和拐枣酒,力争收入10万元。他对明年如期脱贫充满信心。
天宝寨村村干部吴宏伟这样评价道:“陈世军吃苦耐劳,没有被家庭繁重的负担所压垮。他勤劳致富的事迹感动和感染着全村群众。如果所有贫困户、所有群众都能够像陈世军那样,那么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会更加顺利。”(李良银)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百二十六期)[ 01-03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二百二十七期)[ 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