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旬阳公安“信息导巡”构建动态城防新体系

作者:贺振东 发布时间:2017-02-09 08:33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根据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三流汇聚”的特点,城市治安安全则成为巡逻防控的重点阵地。今年以来,旬阳县公安局立足“智慧城市”大格局,积极充实整合城区巡防力量,坚持信息导巡,构建起了“多警联动、立体联防”动态城市防控新体系。

“网格布警”织密街区巡逻全覆盖。街区治安管控力取决于巡防网格的大小,旬阳县公安局依托“两队三所”优势警力织密了城区巡防安全网。一是依托“移动警务车”,构建一线巡防勤务指挥部。根据治安复杂程度、发案情况、群众安全感等综合因素,机动调整移动警务车屯驻位置,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一、三、五分钟反应控制圈”,实行巡警、特警、交警、派出所民警24小时联勤运行模式,提升治安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推行“街区巡长制”,夯实勤务作战单元管控力。按照网格化巡防要求,科学网格布警,推行街区巡长负责制,强化片区巡防力量的组织领导。一个片区巡防力量就是一个单独的作战单元,集“社区民警管片、巡警管面、交警管线、特警管点、群防管院”于一体,相互交织、互联互动,建立巡长报告制度,在街区巡长的协调调度下,构建起全方位“无缝”巡防网。三是建立“积分考评制”,强化包联街区防控责任心。实行“三级考评”制度,以“控发案、抓现行、提两率”等为主要内容,县局每月考评巡警大队、派出所,所队联合考评街区巡长,巡长每周考评管区民警,考评结果进行通报,并与绩效奖惩挂钩,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见警率。

“错时布警”构建警民联防全时空。堵塞犯罪分子“乘虚而入”是防范的重点环节,旬阳县公安局结合地域差异、社情民意、治安动态等因素,探索出了一条“实用、管用”的错时布警机制。一是整合巡防力量,建立警民互补机制。在社区民警组织下,将分散的社区联防队、护厂队、护校队、“红袖章”义务巡逻队、专职保安巡逻队等群防力量,由“各自为战式”向“联合作战式”整合,注重信息互联互通,主动相互衔接补位,达到警民互补联防实效。二是结合街区民情,实行空位巡防机制。摸清小区住户上班、锻炼、出行等时间规律,针对性开展巡防工作,把防范做到“时间点”上,提高防控成效。在巡防中,积极动员留守人员开展“邻里守望”、“联院共建”,主动盘问“陌生人”、“可疑人”,营造小区安全“有人管、有人守”的良好氛围。三是根据发案特点,实行精准防范机制。坚持巡防重点以“案”为导向,认真分析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时段的发案特点,实行精准防范。

“等级布警”实现警力调整全动态。“警力跟着警情走”是等级布警的核心内容,在“智慧警务”的大构架下,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实时调整街面巡防警力部署,以治安等级决定勤务等级。一是常态化信息研判,实行科学预警机制。积极整合信息资源,构建“县局指挥中心、派出所勤务调度室、街面移动指挥部”三级信息枢纽,依据案、人、物等信息,研判治安形势,发布预警等级,指导实战巡防。二是动态化警力调整,实行重点优兵机制。依据治安预警等级,科学调度移动警务车驻防位置,并以此迅速形成新的核心防控圈,集结优势警力,展开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高密度、高频次巡防,挤压违法犯罪空间,确保治安稳定。三是机动化巡防模式,实行等频相适机制。灵活机动是提升巡防实效的命门,巡防中注重动静、明暗、疏密相结合,根据治安预警等级,调整巡防的频率、密度、方式。坚持“高等高频、低等变频”的原则,强化案多、人杂区域的高频率高密度往返式、迂回式巡防;在相对安全的街区,减少巡防力量部署,降低巡防等级,采取不定时段不定波次灵动式、突击式巡防,以有限警力实现巡防效应最大化。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