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时政动态> 正文详情

率先发展的旬阳路径——旬阳创建省级高新区系列报道之二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1-09 10:52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到2020年,GDP占全市比重提高到20%,工业增加值占全市25%,财政收入占全市30%以上,县域经济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20位。”2015年8月,从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支持旬阳率先发展的意见》中,旬阳县读到了上级政府热切关怀的力量感,也感受到了率先发展的紧迫感。

有质量和速度的发展是最好的回应。随着省级高新区的成功创建,工业强县的旬阳路径有了新的内涵和支撑。县长陈红星也格外看好这张“金名片”,“要努力把高新区作为旬阳重振经济强县雄风、实现县改市的重要引擎,打造成为全县吸引投资的洼地、改革创新的高地、安居乐业的圣地。”

 

依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吃”法有了转变

 

从今年开始,安康不少县区的超市和零售店里新增了一种产地源自旬阳的矿泉水——巴山雪。这个2015年6月筹建,今年1月份投产的饮用水品牌,半年时间迅速在西安、上海、安康等地打开市场。

巴山雪是安康巴山雪饮食有限责任公司倾力打造的品牌,也是旬阳县生态工业集中区极具潜力和特色的品牌之一。公司运营部总经理秦向阳告诉记者,项目总投资5800万元,水源地为秦岭余脉的阳山北麓,年生产能力达20万吨,预计满负荷生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1亿元。之所以这款山泉水能迅速占领市场,最大的优势在于秦巴山脉“青山绿水”。

和巴山雪一样,借势本土优势资源,开发加工绿色产品的,还有吕河工业园区的太极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打的餐桌型、健康型、三高人群定制型三款拐枣果汁产品已全部上市,线上线下均设有营销中心,今年所有产品全部加工销售完预计可实现营业额1亿元。公司自觉将环保放在首位,确保产品终端绿色生态的同时,在企业内部也打造出一套绿色循环体系。如今,旬阳将拐枣产业当做支柱产业发展,太极缘公司也成为全县唯一一家拐枣产品出口企业。从过去的鲜拐枣原材料出口到产品出口,旬阳拐枣实现了从“旬阳产”到“旬阳造”的资源深加工转变,期间承载着太多的科技创新。

旬阳高新区懂得循环发展,同样懂得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发展,打造生态可持续的循环链条。旬阳县祝尔慷富硒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琼这几年一直坚持做一件事,随着8月9日最后一类商标“水”注册完成,“祝尔慷”品牌下的40余类、2万余项商品已全部被她注册,仅此一项投入资金50多万元。她的投资换来了更大的市场价值,如今公司注册的“祝尔慷”品牌市值过千万。李琼坦言,之所以这样做是看中该品牌的市场潜力,这个过去家喻户晓的品牌,许多人都很有感情,她希望将这个商标嫁接到旬阳所有特色产品上,运用老品牌的名气,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完整的品牌产业链,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利用该品牌开发出土猪腊肉、乌鸡绿壳蛋、富硒竹笋等18种产品,年销售收入过五千万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吃”法发生改变之后,园区企业懂得如何“吃”出另一番滋味。如今,园区大循环、产业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循环发展格局初定,并且成为园区发展的遵循和企业做大做强的选择。在高新区的远景规划中,鲁家坝锌加工小区、青泥装备制造小区等8个循环产业链等都将生态环保放在首位,以生态理念助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搏击。

 

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成为园区企业起跳的双足

 

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程海林说:“建设省级高新区,科技创新是激发园区发展的潜力与活力。旬阳高新区在招商引资和投资办厂过程中,随处可见高新技术元素,创新、转型、升级已成为园区企业的发展共识。”

成立于2009年的陕西汽车集团旬阳宝通专用车部件有限公司,起初主要生产自卸车和水泥搅拌车等工程车辆,受市场影响,产能严重过剩,2013年起原有的工程车辆销量大幅下跌。也就是在当年,公司抢抓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机遇,将市场转向了环卫车辆的研发与生产。扛起科研这面大旗的是公司科技部长龚泽林,他带头研发的高压清洗车和垃圾压缩车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投产,年销售量100余台,目前仅旬阳县就使用了上百台,去年汉滨区一次性购置了20多台,价值1000余万元。这两款产品的过人之处在于,高压清洗车在普通洒水车的基础上新增了副发动机和高压水泵,能有效去除顽固油渍、污渍,罐体容积是普通洒水车的两倍,可以连续作业15至25公里,而垃圾压缩车有效解决了污水二次渗漏问题,压缩比由普通车的85%降至75%。

在旬阳高新区,讲高新技术,讲科技创新,讲循环发展,中科纳米和大地复肥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企业。今年年初作为首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陕西中科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拳头产品威特牌(WIT)纳米氧化锌,产品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拿到了“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奖”、“陕西省名牌产品”等多项殊荣。公司还自主创新,先后取得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级科技成果,并参与两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和修订。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科纳米2009年按照园区规划搬到鲁家坝锌循环产业园后,依托科技创新,迅速与陕西旬阳大地复肥有限公司构成了上下游循环产业链。

旬阳高新区倾力打造的“新型材料与先进制造、特色生物制品、现代新型服务”三大百亿产业集群,也将科技创新作为率先突破发展的重要驱力,集中打造投资兴业洼地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平台。

 

优质配套紧跟园区企业发展节奏

 

初秋时节,白柳滨河大道的工地机械轰鸣,工人们甩开膀子填挖路基,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这条路的意义,这条连接张湾大桥和旬阳北站的道路,正式通车后,将为洵河北岸企业发展接通了血脉要道。滨河大道附近的宏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以前货运物流,须经过张湾大桥从集镇绕道至火车站,如今可以从滨河大道直达,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运输成本。

位于滨河大道起点的张湾移民小区,是一个可容纳3000余人的移民安置点,路修通后能直达附近的学校、医院、车站和政府,不仅让园区工人就业居家不再有后顾之忧,也成为园区配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白柳滨河大道只是旬阳为拉动城市骨架、促进园区发展的重要布局的一个缩影。为给高新区发展提供强大的环境保障,近些年旬阳在“一区两园”内加大了路网、供水、供电、排污、通行、物流、标准厂房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仅在今年就启动了包括滨河大道在内的草坪大道、吕河污水处理厂、白柳大道等11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近年来,园区以旬阳县高新建设投资公司为载体,建设高新区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公司的融资、建设和运营作用,积极争取农发行政策性贷款,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在此基础上,园区还扶持了一批民营金融机构,让企业帮助企业,让资金涵养资金,实现互助式发展和抱团化壮大。旬阳县三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从2013年至今,已累计为平安商混、四海逸家、恒通制造等园区企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让不少企业走出危机,成长为全县的经济发展的龙头引领。

(来源:安康日报 记者 刘云 吴昌勇 肖兵 原文有删减)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