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县公安局:“333”巡逻模式防范效果明显

作者:郭鑫 发布时间:2016-11-04 10:22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今年以来,旬阳县公安局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创新“333”巡逻模式,精准防范各类侵财类案件,防范效果明显,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巡控目标。

深谋——战略高度上“三个一”控发案。该局以巡逻防控为主业,从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治安问题入手,大力遏制城区“两抢一盗”等街面犯罪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一个主导”即民意主导警务。 “一个重点”即强化防范排查重点。将巡逻防范隐患排查作为分类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通过前置防范工作,组织社区民警深入小区院落,全面排查“三防”隐患,遏制入室盗窃发案。“一个常态”即强化常态督导手段。以常态化的检查督促为手段,确保巡防力量发挥效能。落实“六查六看”,实行微信点名与每日通报相结合,强化巡逻队伍管理,提高民警管事率。每天对城区入室盗窃等警情数据进行研判,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路口设卡盘查、重点小区的夜间巡逻。

定策——“三字经”提升社会面管控效能。按照“突出重点、全面覆盖、动中备勤、以快制动”的策略要求,块边点结合,有效应对敏感时期社会面巡逻管控工作。管住“块”,实现社会面有效掌控。以“网格化”的巡逻防控模式,做实“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武装处突”常态化勤务工作,实行24小时执勤巡逻。对重点要害部位和重点时间节点,安排警力开展高频次、高密度的巡逻防控工作。上半年以来,累计盘查人员2477余人,盘查车辆5802余辆,排查各类隐患150余起。封住“边”,压缩治安防范空隙。进一步提升公安检查站的查缉力度,确保重点可疑人员信息鲜活,并实行共享。打破警种地域界限,健全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与相关警种的勤务相结合,建立起严密的动态巡防网络。 守住“点”,有效提升预防能力。按照有利于接处警、有利于巡逻防控的原则,将城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巡区,每个小巡区布建一个点,以100名专职巡防队员为主体,由民警带队,坚持24小时全天候巡逻。将巡控任务科学合理地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构成以巡区为单元的“大巡防格局”。上半年,打击街面违法犯罪活动36起,抓获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51人,收缴野广告 5000余张。

落实——“三见警”服务群众不间断。积极落实“见警车、见警察、见警灯”的三见警要求,在守护群众安全24小时“不眨眼”的同时,积极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创新服务群众新模式。坚持问题导向,转变作风,认真贯彻各项便民措施。利用街面巡逻和岗点执勤的优势,将“服务窗口”向前延伸,积极向外地游客、外来务工人员、老弱病残等求助者提供帮助。今年以来,该局巡警大队先后接受群众报警求助530余起,帮助群众找回走失老人和儿童90余人,扑救火灾10起,调解纠纷1860起。营建巡逻防控新局面。充分发挥巡逻民警“打击现行、应急处突、疏导交通、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24小时屯警街面,全力强化街面巡防密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深挖社会资源,组织100余名退休干部,统一佩戴巡防袖章参与警民联巡。打造宣传防范新空间。以提升群众防范能力为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针对学校、金融网点等重点场所,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诈骗宣传。面向居民小区、繁华街道、交通站点、综合市场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防盗集中宣传。今年以来,该局共召开安全防范工作会8次,开展各类集中防范宣传活动30余次,到学校、企业等进行防范宣传80家次,发放、张贴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旬阳城区盗窃、电信网络诈骗等侵犯群众财产类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