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时政动态> 正文详情

全省移风易俗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作者:刘冲 石全平 发布时间:2016-10-21 09:09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10月19日至20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在旬阳县召开全省移风易俗工作现场会,对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该项工作深入开展。

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斌,陕西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鲍贻勇,安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出席会议。全省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以及2015年、2016年省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重点示范县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和文明办主任参加会议。旬阳县委书记梁涛全程参加会议。

19日上午,参会人员分成三组分别前往旬阳县金寨镇寨河社区、白柳镇白柳社区和吕河镇江店社区现场观摩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并全程观摩了三个社区的道德评议会。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斌全程观摩了金寨社区的道德评议会,对旬阳县以“说论亮”道德评议为抓手,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给与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刘斌指出,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是当前全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寨河社区通过道德评议这种形式,对婚丧嫁娶问题进行规范,让群众明确什么事该办什么事不该办,办事的标准是什么,操作性很强,为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很多问题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旬阳县的“说论亮”道德评议工作,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就事论理,以理服人,以德化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取得实效,要推动该项工作深入开展,为全国创造出可学习、可推广、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19日下午,省文明办召开会议,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厚德旬阳》电视专题片,宝鸡市、旬阳县等10个市、县代表交流了“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经验做法。旬阳县委书记梁涛代表旬阳县作了《道德评议敦化乡风文明 移风易俗共建陕西强县》的大会交流发言。

刘斌在讲话中说,移风易俗关系到农村的社会风气和发展稳定,关系到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移风易俗工作的重点是在“聚焦一个重点、明确两个目标、抓住三个环节、突出四个关键”上狠下功夫。

要聚焦遏制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这个重点,积极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反对盲目攀比,切实把农民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

要明确近期和远期“两个目标”。今年年底前,全省23个移风易俗试点县(市、区)的所有村(镇)都要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四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自治组织,在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破除迷信和陈规陋习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到2017年底,全省所有村镇都要建立“四会”,移风易俗做为村规民约的主要内容,农民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婚丧嫁娶中的不良风气得到根治,移风易俗、遏制陋习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要抓住“三个环节”。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抓住农民心理,因势利导,通过正反案例和前后对比,让群众愿意参与;二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一约四会”,使内容、程序、执行都为农民群众普遍接受;三要在正面引导和依法治理相结合上下功夫,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要突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党员干部带头、广泛发动群众、典型示范四个关键。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处理好管理与疏导、习俗与低俗、传承与创新、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将工作建立在群众的需求上,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20日上午,省文明办召开会议,对贯彻落实本次现场会精神提出具体要求。

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鲍贻勇要求,要大力学习推广旬阳的经验,各县区尤其是23个移风易俗试点县区要积极组织骨干队伍到旬阳来现场观摩,学习复制旬阳经验,大力推广,要从村规民约的修定做起,把道德评议作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做到两项工作的融合与无缝对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

去年以来,旬阳县从广大群众呼吁最强烈的乡风民风问题入手,把创新基层治理、构建公序良俗、共育文明风尚作为移风易俗工作的着力点,在全县农村深入开展““群众说 乡贤论 榜上亮”道德评议活动,通过群众说事、乡贤伦理、榜上亮德,进一步辨是非,明事理,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促进社会风气不断好转。

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道德评议1228场次,评议出先进典型1646人次、后进典型1237人(件)次,设立“善行义举榜”和“曝光台”316处,帮助转化后进群众1124人,有效地净化了社会风气,强化了基层社会治理,赢得了广大群众广泛赞誉。同时,今年以来,通过“说论亮”道德评议,旬阳涌现出“旬阳好人”40名、“好婆婆、好媳妇”52名、“最美家庭”21户,荣获安康第四届道德模范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乡风民风更加淳朴。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