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旬阳:精准脱贫以“众筹”解“众愁”

作者:彭红梅 发布时间:2016-07-18 11:23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把网络版的开心农场转移到现实中的贫困村,以“众筹”的方式解决产业脱贫中的困难,春夏之交,双垭村、青年脱贫攻坚小组几个字迅速成为旬阳热词。

城关镇双垭村位于县城西北角,站在山梁放眼望去,绿油油的旬河穿城而过,在林立的高楼与苍莽的群山间俏皮地绕着“S”,“想不到咱们这旬阳太极城中还有个小太极,这景色恐怕只有在这儿才能看到吧,双垭可真是个好地方。”笔者忍不住地感叹,正在坎下扎篱笆的村民赵春波接上了话,“景色倒是好,每到花儿开的时候来的人也不少,可都是逛一会儿就走了。”

脱贫从哪里入手?靠山吃山!

双垭村共10个村民小组、354户农民,耕地总面积2800亩,距县城3公里,为了便于出行,前些年村民自发修筑了一条土路,与通村水泥路总算是勉强接轨了,藏在深闺的美景也逐渐被外界发现,可村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春种秋收依然是小麦、玉米,发展了几十户黄姜又遇上市场低潮,上一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多元,与全县平均水平相比仅为三分之一。

土里刨食没有出路,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了,老的、小的和女的留守在家,无奈地挑几块好地种着。全县脱贫攻坚战役已经如火如荼,这个与县城近在咫尺却沉寂多年的村子应该从哪里突围?

包联双垭村的是年轻企业家为主力的青年脱贫攻坚小组,没有实质的务农经历,没有农村工作经验,那就带着问题到农户家摸底子、访民情,漫山遍野寻特色、找亮点,目光最终聚焦在观赏“小太极”的最佳位置,开出了“靠山吃山”的方子:用独特的风景吸引游人,在观景处平坦肥沃的土地上建设 “开心农场”,引导周边农户开办农家乐、小超市,靠休闲观光农业把城里人留下来,让村里人富起来。

发展中的问题怎样解决?爱心众筹!

“到双垭认领爱心菜地去!”这是青年脱贫攻坚小组开出第二个良方,旬阳有志青年顿时有了引领时尚的新口号。

把6户贫困户的20亩地统一平整,除去步道占用外,剩余的平均分割成160块,就地取材用竹子搭篱笆为界,按照每块地600元的标准面向社会“众筹”。 爱心无界,活动启动仅一个月,认领人的范围就迅速从旬阳延伸到周边市县,甚至还有湖北十堰、江苏常州等地的爱心人士通过微信、电话、邮件联系加入。

一个金点子就解决了资金、劳力等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可是,当有企业老板提出“我来献爱心,付费认领全部菜地,农民又不吃亏,谁想种,免费来就是。”却遭到了青年脱贫攻坚小组的拒绝,小组发起人张剑说:“众筹不仅筹集的是资金和爱心,更是聚集人气、智慧,为帮助农民增收脱贫摸索新方法、新路径。”在他对双垭村的构想里,闲暇时,市民在这里当爱心农夫,花钱不多乐趣多,还能吃到自己种的无公害蔬菜;平时,菜地就由农民管护,这些留守在家的弱劳力几乎不用投资就盘活了土地,还能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家门口干活挣钱。

为啥只搞20亩?有想法的人很多……

村民赵小安家的土地距众筹菜园百余米,被茂密的灌木隔着,可他还是开心地来帮工整地,一边劈竹子,一边算账,“搁平时,一亩地一年都不一定能收入600元,这下可好,巴掌大的地方就能挣这么多。”什么时候才能把众筹菜园范围再扩大,是他最近一段时间盼望的头号事情。

75岁的张德纯早已把名下土地分给三个儿子了,历经多次土地改革的他对这帮年轻人的做法很是好奇,也很支持,锯子在手腕粗的竹子上拉的虎虎生风,“没见过,真没见过种地还能这样,娃们费心费力了,要是明年还这样干就好了。”

“一旦进入到实质阶段,要做的琐碎事还多着呢,这些年轻人都有自己本份的事情,日久了忙得过来吗?”

“爱心人士无法及时收获的蔬菜怎么处理,不能让献了爱心过后又伤心。”

“持续发展还须源源不断的资金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做保障,可是作为纯公益活动,众筹所得款项除去雇工开支之外,全部归农民所有,日常工作中组织者不仅没有收入,还要自己垫付甚至贴补,这样仅凭爱心支撑的帮扶究竟能走多远?”

“通村路与菜地相连的是村民自己修的土路,雨天泥泞难行,就算趁此机会拓宽硬化了,也是一截只通到菜地的断头路,对全村的脱贫增收而言,作用不大。”

加入的、参观的越来越多,对于“爱心众筹+精准脱贫”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有怀疑,有担忧,更多的是关爱和厚望。

在社会各界和相关单位的支持下,以“众筹”推动脱贫 “众愁”的问题逐步得到化解,横贯双垭村的水泥路工程已经纳入议事日程,有意创办农家乐的两户村民已经被列为人事部门技能培训对象,“小太极”观景点附近农户的房屋整修即将动工,农林科技局干部自告奋勇担任技术指导,爱心菜园认领的百余份地块内小苗正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