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旬阳县文广局多措并举抓好非遗保护工作

作者:石晓红 发布时间:2016-07-12 10:13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近年来,旬阳县文广旅游局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方针,把非遗保护摆上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强化重点,夯实措施,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成效。

做好摸底普查。积极组织实施以旬阳民歌为重点的非遗保护工程,对全县非遗保护项目进行普查,现已成功申报“旬阳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项,“道情皮影戏”、“八步景”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项,“旬阳孝歌”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1项,“红军老祖的故事”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0项,公布保护了百名民间艺人和省市县非遗传承人。

做好展示展演。春节期间,组织棕溪、关口等皮影队在县城祝尔慷广场、宣传文化中心、党家坝敬老院、吕河镇敬老院等地开展道情皮影戏展演活动;组织旬阳民歌、汉剧自乐班调演、汉剧票友大赛等活动;今年4月份,召开旬阳县传统民歌演唱暨专家点评会和陕南民歌旬阳研讨会;开展送非遗节目下乡,让老百姓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6月份组织汉调二黄《二进宫》、旬阳民歌《姐儿门前一树槐》、《兰草花》、《梅花香》、《包胡椒》、《红漆板凳》等节目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安康龙舟节“我要上龙舟节”文艺展演比赛活动,并全部荣获奖项,将旬阳民歌的普及、展示、交流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做好项目申报。做好2016年国家级非遗项目“旬阳民歌”保护资金申报、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单位申报工作;第四批省级传承人图典资料上报工作;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民间铁器制作》、《土法造酒技艺》视频拍摄文本申报工作以及申报神河懒龙传承人雷满兴为市级传承人工作;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上报工作;上报道情皮影戏保护责任书。

做好项目挖掘。今年,先后4次赴神河镇拍摄“神河站龙”制作过程,采访民间老艺人,做好省保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召开申报旬阳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专题工作会议,确定在下半年拟申报旬阳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0项。

做好非遗培训。采取在县城集中培训骨干,在乡镇巡回培训文化能人的方式,大力培训民间艺术传承人。年组织举办旬阳民歌、汉调二黄等传统文艺培训班200人次以上。除集中培训外,还采取家庭式传授,家族式传承,以“一传十、十传百”的分散培训方式,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技艺得以有效保护与传承。

做好宣传工作。在非遗保护日、节庆纪念日期间,充分利用非遗展览、宣传栏、宣传册、宣传片等方式,大力宣传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增强民众自觉保护非遗意识,提高群众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责任编辑:魏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