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走在脱贫路上的李大涛

作者:黄振琼 发布时间:2016-04-14 17:52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你这么年轻,又这么精干,简直不相信你会是贫困户!”听,这话说得直率而犀利吧?在第一次入村对包联户进行情况摸底时,大家对李大涛的情况就很在心,当走进他那60多平米、装着铝合金门窗的平房时,有人就说出了这样的话。

这位三十多岁、健健壮壮的青年,怎么就成了贫困帮扶对象呢?他是城关镇龙王庙村二组村民,主要是因为母亲得了不治之症、花去较大一笔医药费,才使得本来就薄弱的家底,一下子腾空了,导致全家生活陷入贫困,加之他的媳妇在县城照顾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李悦冬,暂时无法打工挣钱、替他分忧,所以一不小心就溜进了贫困户的行列。

他叙说家境跌宕起伏的口气有些忧伤、消极和乞怜,能否把握未来、能否过上好日子,心里没个准数。他曾经种植了3亩金银花,眼看丰收在即,母亲却得了重病住院,“百善孝为先”,照料母亲当然是最重要的事情,但却错过了采摘金银花的好时节,于是,连本带利赔了个精光。种了3亩黄姜,价钱跌得太低,都没有开挖。眼下呢,娃要上学,媳妇又没法打工,他面对的,是帐务,和供儿子媳妇生活所需的开支。他在用触角捕捉外界的某些气息,希望找到脱贫的捷径。

自全县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县文联全力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县文联驻村工作队在走访和帮贫工作中发现,一些贫困群众还存在“等靠要”、丧失信心等消极思想,扶智励志迫在眉睫。所以,县文联结合部门特点,把文化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通过文艺演出、写春联、开办道德讲堂等文艺活动开展励志宣传,同时不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到贫困户家中进行典型宣传,分析落后消极思想的危害性,增强群众参与脱贫的积极性,汇聚起全村脱贫致富的正能量,鼓励脱贫群众不等不靠、埋头苦干,争取早日脱贫。

针对李大涛的情况,县文联和镇村除为他家制定了脱贫措施外,还带着扶智励志、精神帮扶的宗旨走近、帮扶、鼓舞他。“你儿子还小,前途最重要,将来娃把书念好了,你这当父亲的脸上多荣光,只需要从经济上提供保障就行了,所以,你当务之急,就是要瞅准项目,增加收入,多存些钱”;“你才三十多岁,这么精灵,这么强壮,又不缺胆量、不缺气力,还愁不能发家致富?”“大男人家,甩起膀子干一番事情,等有钱了买车了,媳妇儿娃子看你的眼神儿都不一样了!”渐渐地,李大涛脸上的笑容变得豁朗而坚定,不再寄希望于捷径,而是踏实地规划2016年。

阳春三月,花红草绿,山野弥漫着浓郁的芳香,县文联驻村工作队又一次出现在李大涛家的场院上。恰好他刚从地里回来,一边搓洗手上的泥巴,一边招呼大家到屋里坐。他用袖子揩着脸膛上的汗珠子,说:通过土地流转,我今年准备栽种20亩烤烟;这几天正在移苗,请了五个劳力,我把媳妇从县上接回来给帮忙;事情多得很呐,我想买个犁,后面还得买化肥,嘿嘿,都需要钱呀,面临的困难多得很呐,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对不对?我跟媳妇说,有县文联的帮扶,好好干,仅烤烟这一项,力争年收入达到五、六万块,脱贫没一点儿问题!

听着他狡黠、跳跃、满怀激情的话语,大家都赞赏地笑了。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