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旬阳三幼:五个“融入”打造精品校园文化

作者:闫丽馨 刘子顺 发布时间:2016-04-13 10:12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校园文化是校园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幼儿园校园文化根植于学前教育沃土,成长于幼儿园的长期工作实践,凝结自全园教职工的思想和智慧,是促进幼儿园建设发展的灵魂。旬阳县第三幼儿园自建园以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文化育人”这一理念,以幼儿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五个“融入”为切入点,立足实践,突出特色,构建具有浓厚育人氛围和鲜明办园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其成为校园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
    融入自然人文,打造环境文化。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发挥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协同作用,体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从建筑结构到色彩搭配均巧妙设计,突出简洁明快,协调美观之特点;在户外3800平方米院落里,有效利用空间,合理布局游戏区、玩沙区、种植区、戏水区、攀爬区、自然景观区等,设施设备的摆放高低错落、疏密相间,体现相互辉映的动静之美;在生态文化上,充分利用园内外每个角落,设置绿化长廊、花池、盆景与自然景观,栽花植绿,悬挂树牌和生态寄语,处处孕育着“爱”的生机与希望,春有迎春、紫荆,夏有月季、爪槐,秋有柑橘、月桂,冬有火棘、香樟,四季风景如画,花果飘香,可谓一草一木一世界,一草一木皆育人;在环境创设中,本着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处处彰显教育的宗旨,渗透“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发挥标识警示教育作用,打造“二体验”“三热爱”“四走近”的走廊文化,班级环境建设则以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适应课程的学习环境、材料丰富的区域环境为着力点,做到层层有主题、处处有教育、班班有特色。内外兼修,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文化,使师幼置身其中,身心愉悦,教育于无形。
    融入核心价值,打造精神文化。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以“爱”为教育底色,构建出“真、善、美”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制定出幼儿园长远发展规划和愿景目标同时,形成系列学习文化、办公文化、礼仪文化和生活文化,孕育出“园徽”内涵,凝炼出办园宗旨、园风、园训、团队精神等18种园所文化,同时借助探索园本课程《蚕宝宝秘密》,挖掘其“春天到死丝方尽”这一蚕之精神内涵,引领师幼树立“尽己之能 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观。系列精神文化体系构建,透射出独特的震撼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大家置身其中,归属感和获得感油然而生,引领全体教职工向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行。
    融入乡土民风,打造本土文化。该园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从环境创设、课程开发、游戏活动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历史名人、名胜古迹、戏曲文化、民俗童谣、民间艺术、民间方言、地域作物、产业发展等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农耕区、火棘园、翠竹园、编织区、汉江奇石坊、蚕文化展区、小吃一条街等,将本土文化纳入环境、纳入课程、纳入一日活动,让幼儿与家乡资源“对话”,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体验本土文化的精神,使爱家乡、爱祖国的种子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融入教育理念,打造课程文化。在《纲要》和《指南》引领下,教师将“以爱育爱”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动,融入一日的保教活动之中。在以“爱”为核心的课程文化体系建设中,本着“生活即教育”“大社会、大生活、大自然”皆为课程资源这一理念,依托五大领域开发整合多元课程,依托本土资源,开发“魅力旬阳”“蚕宝宝的秘密”等园本课程,同时巧借时令节日和特色日,汇集成系列教育课程集,体现出课程建设的系统化、园本化、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孩子体智德美多元能力全面发展。
    融入以人为本,打造制度文化。该园本着“尊重为本、信任为怀、目标定位、理念引导、分工合作、自律工作”的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管理、考勤、保教、安全、后勤等各岗位工作规范、流程、准则与考核办法,让教师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形成立体化管理网络和层级管理考评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链状循环推进幼儿园精细化管理。在加强规范化管理同时,以工会为龙头发扬民主,让广大教职工参与幼儿园制度的修订与完善,为幼儿园的管理与发展谏言献策。推行“三必送”“四必访”“五必谈”,让教师暖心、安心、舒心。这种“制度+人文”的刚柔并济管理文化深入人心,各项制度要求已幻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
    三年多来,该园在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中引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获得陕西省示范幼儿园、陕西最美校园、安康市美丽新校园、安康市生态校园、安康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该园深知,校园文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他们将以改革、创新、沉淀、发展的思路把校园文化建设之路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