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贫困户信息精准化管理,干部包帮痕迹化管理,结对帮扶考核科学化管理,提高工作透明度和效率,甘溪镇利用“二维码+数据库”,从静态档案到动态管理,实行“二维码”、数据库、微信群“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建立了“脱贫攻坚电子工作日志”—— “二维码识别管理平台”在全县推广。
今年以来,甘溪镇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年工作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以“三包三定”为抓手,综合运用“五个一批”的脱贫举措,夯实脱贫包帮“五步”工作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入户调查走访和上级明察暗访中仍然暴露出个别干部帮扶措施落实不严不实等问题。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甘溪镇探索出了利用“二维码+数据库”管理,通过在镇政府网站设立“脱贫攻坚”服务窗口,发布脱贫攻坚政策信息的同时,将全镇每户贫困户信息与镇政府网站链接,一户一网页。贫困户基本信息、帮扶干部及入户信息全部纳入后台管理,由专人负责。干部每次入户帮扶结束后将入户时间、帮扶具体工作摘要、帮扶影像等信息资料以工作日志电子版及时传给管理员,由管理员负责数据更新。同时,为贫困群众个人隐私的保护和信息安全的考虑,链接每户贫困户栏目实行隐藏,设置了密码管理。这些数据每户一套,用二维码识别,每户一个“二维码标识”,张贴在贫困户家中、村脱贫攻坚指挥室、镇脱贫攻坚指挥所,只要用手机扫“二维码标识”,贫困户信息、帮扶干部信息、帮扶措施、入户次数、工作日志、与贫困户影象等资料一目了然。
运用“二维码识别管理平台”,更加完善了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向基层管理的延伸。新增添了贫困户基本信息情况、帮扶连心明白卡、帮扶责任人信息、帮扶工作日志四部分内容,将帮扶干部入户档案资料进行延伸,对帮扶措施进行了细化量化,对贫困户的脱贫痕迹化管理,使各级能够及时准确掌握贫困户的脱贫进度,增强了贫困户和干部感情交流,便于对干部的考核监督。
运用“二维码识别管理平台”,实现了责任追究有理有据。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情况如何?入户情况如何?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现在,只要用手机扫一扫,每位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脱贫计划、帮扶任务、帮扶措施、干部帮扶工作日志一目了然。凡是帮扶措施不到位,与贫困户见面少,帮扶力度不明显、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能及时发现,镇纪委通报批评和责任追究有理有据,遏制了脱贫攻坚工作中“等、慢、拖”现象,制止“不为、慢为、乱为”行为。
运用“二维码识别管理平台”,实现了干部工作责任“三倒逼”。一是以任务倒逼责任。围绕“干部帮扶连心卡”贫困户致贫原因、住房状况、脱贫发展类型、帮扶时间、脱贫时间、帮扶措施等内容,公开承诺帮扶任务,倒逼落实帮扶责任,解决好“谁来落实”的问题。二是以标准倒逼举措。根据村摘帽“六要素”、户脱贫“六保障”的标准,围绕贫困户家庭状况及年度收入计划,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兜底扶贫等措施,确保贫困户收入达标、有住房、能上学、能就医、能养老,解决好“怎么落实”的问题。三是以时限倒逼落实,围绕三年脱贫总目标及年度脱贫计划,明确脱贫时间、任务,研究工作推进举措,解决工作推进难题,使脱贫攻坚工作有人抓、疑难问题有人解,推动脱贫攻坚责任层层落到实处,解决好“落实到位”的问题。
- 上一篇:白柳镇:狠抓四大关键聚力脱贫攻坚[ 04-08 ]
- 下一篇:旬阳县为贫困群众再送健康大礼[ 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