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从强化一个核心、扩大两个覆盖、建立三项机制和加强四支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主动融入新常态。
强化一个核心,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该县不断强化这一核心,在企业中积极发挥政治、组织和发展引领作用。一是强化政治引领作用。推行党组织书记列席管理层会议、重大事项党组织提议制度,通过提合理化建议、建立协商制度等途径,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和参与企业决策。二是强化组织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群共建的互动作用,坚持思想共建、组织共建、阵地共建、队伍共建,促进和深化非公企业党群工作的共同提升、共同发展。三是强化发展引领作用。该县着力在抓党建与抓发展的结合、渗透、贯穿上下功夫。实行县级领导和机关党组织联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企业出资人切身感受到党委政府服务企业发展的真诚态度,切身感受到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的相互促进。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以“评星定级、争创双强”等系列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红旗班组(车间)”等活动,积极引导党员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重要工作岗位、各项重点任务中作标兵、当先锋。
强化两个覆盖,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该县不断强化党的组织和工作在非公企业内全面覆盖,进一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一是灵活设置党组织。针对企业的类型、规模和党员数等不同情况,采取单独组建、改制续建、挂靠组建等方式,灵活设置党组织。目前全县在册非公企业199个,共组建党委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48个,其中单独组建46个;联合组建党支部4个,覆盖30家企业;挂靠组建43家企业。二是分类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坚持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采取属地管理、行业管理、委托管理三种方式,进一步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促进企业党组织作用更好发挥。三是延伸非公党建触角。依托10个基层工商所职能优势,组建10个体劳动者协会党支部,把各镇个体工商经济组织、社会经济组织纳入协会党支部管理。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坚持群团共建和选派党建指导员先行,为党组织建立创造条件,延伸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触角”。
强化三项机制,推进工作规范长效。加强机制建设,逐步将非公党建引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一是建立保障机制。积极采取“上级补一点、企业拨一点、支部筹一点”的办法,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加强经费保障。按照“规范、节俭、实用”的原则,要求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活动室的企业要全部建立活动室,暂时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活动室条件的企业,可与企业办公室、会议室、工青妇活动室合并使用,加强阵地保障。二是建立领导帮扶机制。建立县级党员领导、科级党员领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联系点制度,实行“一对一”联系帮扶,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水平。三是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县委把非公党建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和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成立党建督查组,定期开展检查指导,实行月督查、季通报、年考核,将督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树模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强化四支队伍,增强工作人力保障。通过多样化选用、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化激励等途径和方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兼职结合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一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队伍。采取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骨干中推荐和党政机关离退休干部、优秀党务骨干中聘任的方式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注重选拔素质条件具备的党员业主担任党组织书记。二是选优配强党建指导员队伍。县委从退二线领导及部分在职科级领导和后备干部选派了80名政治素质高、党建业务熟的干部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并建立工作报告及考核制度。三是选优配强专兼职党务工作者队伍。通过多种方式选聘专兼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对已组建党组织的要求明确1-2名精通业务、热心党务的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业务;对暂未成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采取领导联片、干部联点的方式,明确专人负责组织开展党的日常活动。四是拓宽渠道壮大党员队伍。积极探索在经营业主、生产经营一线员工、业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推行“三培养两推荐”机制,即把员工培养为生产技术骨干、把生产技术骨干培养为党员、把党员生产技术骨干培养为管理人员,把党员骨干推荐为班组长、把党员中层推荐进企业决策层,积极稳妥的发展党员,今年在非公企业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8人。
- 上一篇:旬阳县18个传统村落列入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04-21 ]
- 下一篇:S102省道旬阳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