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理论调研> 正文详情

扛起“文化兴县”这面旗

作者:郭华丽 发布时间:2014-11-27 15:59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文化是激活,是渗透,也是引领。入列“全国文化先进县”的旬阳,用文化开路竖旗,使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提升工程和灵魂工程。在此背景下,我县近些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县、科普示范县等荣誉,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被授予全省教育强县、卫生县城等称号,被确定为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实施县,2013年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第三轮复查验收。
    扛起文化兴县这面旗,可是不简单。

文化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发展。该县始终将文化事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文化兴县”的战略和“兴汉水文化,创旬阳特色,建文化大县”的目标,科学制定了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和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巩固提高、创新发展全国文化先进县成果。先后组织开展了“基层文化示范乡镇”、文化建设“八大工程”、“文化建设年”活动和“先进文化进乡村”、“五个十”示范工程等系列活动。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加,县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被评估定级为国家二级馆和三级馆。镇村基层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全县创建命名了13个基层示范文化镇,22个镇均建成了综合文化站和电影放映队,文化站达到“五有”和“三落实”,在服务中心、服务人民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铺开,基层点建设达到标准,镇和社区建起了公共电子阅览室;9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设立了综合文化活动室和村广播室,“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
    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县政府制定了文艺创作精品奖励办法,进一步调动了文艺作者的积极性,全县文艺创作精彩纷呈,佳作不迭。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创作发表展演文艺作品在1000件以上,获得各级奖励每年近百件,推出了以大型原创民俗歌舞节目《兰草花儿开》为代表的舞台文艺精品。以打造“太极城文化品牌”为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县政府公布了6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公布了60名非遗传承人。组织申报并被命名省级5个、市级2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先后出版了30余部(盘)太极城文化研究、旬阳民间故事、旬阳民歌、民间戏曲、汉剧等系列丛书及音像制品。举办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先后承办了“陕西省陕南民歌大赛”、“全省首届农民戏剧节分会场”、“陕西省第三届农民文化节旬阳分会场”等大型活动,举办了四届全县“农民文化艺术节”和“乡村自乐班调演”,并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送文化下乡坚持常年送、经常送,“送”与“种”结合,开展了“太极城大讲堂”、“太极成文化讲堂”、文艺人才“百千万”和文化活动“十百千”工程,即培养百名文艺骨干、发展千名文艺会员、带动万名文艺爱好者和每年组织全县性文化活动十场以上,极大地丰富活跃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出了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
    大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向前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服务以及经营性服务活动的文化产业日益壮大。全县现有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00余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年实现利税千余万元。围绕“宣传、保护、利用”三大重点抓文物保护。组织申报了省保、国保单位,新增了6处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县政府重新公布了6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先后建成并成立了王愚纪念馆、红军纪念馆、太极城民俗博物馆、航运博物馆并对外开放。县广播电视台新闻宣传有声有色,连续十年省市发稿数量名列全市县区第一名。农村电影年放映达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5%,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村村通和户户通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四是科普宣传、职业教育、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健身、爱卫运动及“双创”等活动空前高涨、方兴未艾,取得丰硕成果。

文化渗透激发正能量

    “要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人们精神世界的构造和心智的提高,关注民众的精神走向问题。要在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认识下,旬阳有了系列大动作。
    抓队伍,注重人才的挖掘、培养和扶持。通过广泛组织、重点培养,成立各类文艺协会15个,会员近千人。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建了10余个文艺组织,在每个村和社区建起了村民自乐班,发展民间文艺创作及演出团队、文化大院、文化大户等近百个。这些文艺组织常年活跃在城乡,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宣传公民伦理道德、宣传社会新风尚等,为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践行核心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抓活动,寓教于乐,带动群众广泛参与。“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书画进校园活动”年年坚持,“‘5.23’系列文化活动”、 “全县青少年书画大赛”、 “双创进社区”、“国庆汉剧专场”等全县性大型节日庆祝演出、展览、赛事等活动高潮迭起,“农民艺术节”、“自乐班调演”、“民歌演唱比赛”、“演讲朗诵赛”、“全民读书”等特色活动连续不断,普法、安全、双创、科普等专题文艺巡回宣传演出年年组织,送红色电影、图书及书画展览进乡村深受欢迎,环境保护等艺术采风及征文活动走进了基层、贴近了群众,激发了正能量。
    抓精品。利用人才资源优势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在特色上做文章,在精品上下功夫,精心打造具有旬阳特色的文艺精品。在全力支持办好《旬阳文艺》的同时,投入专项资金打造出了大型民俗歌舞节目《兰草花儿开》,制作拍摄了电影《支书和他的媳妇》,启动了电影《红军乡》拍摄。协会和组织先后出版了《太极城文化研究》、《旬阳文史》、《旬阳水运》、《当代旬阳散文选》、《旬阳作家》、《灵岩诗词》、《汉剧集锦》、《曲艺创作节目演唱材料》、《旬阳民歌》等多部专集。20多位作者出版了30余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专著。许多文艺作品在国家和省市展演、发表并获奖,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全县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使文艺事业得到繁荣发展。
    文化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的精神家园,营造了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建设生态美、城乡美、和谐美和产业强、百姓富、保障好的美丽富裕新旬阳凝聚了合力、激发了正能量。

文化创新推进大发展

    文化承载不可低估,我县积极寻找文化传播带动的媒介,让特色文化活动直抵心灵。
    “六五”普法期间,旬阳坚持每年创作编排一台普法宣传节目,组织一次巡回宣传演出,走进镇村社区,走进机关校园、走进企事业单位,还被市上安排到市内各县区演出。以法律法规为内容,用人性化、艺术化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和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而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接受,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利用该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聚力打造太极城文化、红色旅游文化、生态文化品牌,不断培育民众文化养成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整合资源优势,注重特色,开拓创新,有重点、多层面、全方位地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增强法制宣传教育渗透力和凝聚力,不断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促进公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为依法治县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
    加强城镇、农村公共法治文化设施建设。结合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增加法治文化的内容,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推进法治文化场所建设,按照主题鲜明、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有重点地建设一批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画廊、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文化大院等,切实发挥其应有功效。
    加大媒体法治文化传播力度,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主渠道作用,坚持法制新闻宣传作用的正确导向,突出正面宣传,强化对社会法治热点的舆论引导,并注重提升社会法制新闻的水平。文化传媒、政府网站要积极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板,不断扩大品牌效应,增强法制类栏目、节目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尽快建立“普法在线”网站,提升信息发布质量,丰富法治文化内容,增强与群众的交流互动。

 

【责任编辑:魏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