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时政动态> 正文详情

喜迎党的十八大 创先争优建强县:为民服务赢民心 科学发展创佳绩

作者:王能锋 发布时间:2012-06-20 12:30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近年来,县财政局党委通过内强素质抓队伍,强化服务树形象,深化改革求效益,大力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探索出了一条稳定增加基础财源、大力发展工业财源、重点扶持骨干财源、不断培育后续财源良性循环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财税收入连年高速增长,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今年以来,我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7708万元,占任务25.14%,同比增长19.42%,财政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实现了财政收入一路飘红。
 

以人为本,打造过硬财政队伍
 

    该局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为根本,围绕人人创先争优,狠抓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打造高效、务实、廉洁的党员队伍集体。从制度建设入手,修订并完善了《机关业余党校学习管理制度》、《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将党员终身学习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常态化。在充分发挥机关业余党校阵地作用的基础上,采取集中学习、专家讲座、上党课和互动交流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了杨善洲事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县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开展了群众观点立场知识测试,提升了党员干部思想境界,开拓了视野。开展财政文化和文明单位、平安机关创建活动,组织机关党员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活动。去年以来,有2名财政干部在省、市比赛中获奖,累计在县级以上网站、报刊等媒体平台上刊发宣传文章100余篇,其中省级以上10篇、市级34篇,财政干部的业务能力、执行能力、自律能力和理财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搭建平台,拓宽为民服务渠道
 

    围绕为民服务,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努力赢得社会支持,群众满意。在机关和服务窗口推行亮牌示范行动,制定了《党员亮牌示范行动实施方案》,统一制作了“党员示范行为岗位责任牌”,完善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重点工作跟踪问效制等便民工作机制。深化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县级兑付、封闭运行、一折发放、直补到户”的惠农资金“一折通”兑付工作机制,确保惠农资金安全、及时、便捷、足额发放到位。去年以来,“一折通”兑付各类项目资金达2.58亿元,涉及11万农户40万群众受益。坚持心系群众办实事,将“三问三解”作为促进干部创先争优和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局党委组织机关干部多次深入到所包联的甘溪镇施家坡村, 77名党员干部与91户困难群众建立了连心包帮关系,走访了群众156人次,承诺解决事项140件,已经为该村解决了农业科技、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图书700册,购置微耕机2台,争取解决部分密集型烤炉,通过“一事一议”项目争取补助资金10万元,确定年内修建连户通田水泥路4300米,深受群众一致好评。
 

创先争优,攻难破劲促发展
 

    该局党委围绕“工业强县”战略,大力调优结构,培育财源促增收,加大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扶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撬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后拿出1.3亿元支持宝通专用车有限公司、中科公司等一批工业企业顺利运营,解决了恒源华工有限公司、健兴魔芋食品有限公司等10余个企业融资难问题,提高了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采取即征即返政策,为尧柏水泥厂、大地复肥公司等重点企业减免税费2800余万元;累计为县内22家中小企业提供1253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支持,实现了银企双赢、财政增收。同时紧紧咬住“大小税源”不放松,建立了非税征收信息网络,加强重点企业监控管理,加大清理税收“死角”力度。提高预算透明度,足额落实“八大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配套资金,建立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全面实施政府集中采购评审报告制及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制,提高政府采购效益,启动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防范债务风险,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该局先后被省财政厅授予“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省爱卫会命名为“省级卫生示范单位”,连续四年荣获全市财政工作考核一等奖,被县人大授予“人民满意单位”。

【责任编辑:魏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