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7.24”持续暴雨洪涝灾害后,麻坪镇党委政府不等不靠,积极行动,团结带领全镇赶群统筹兼顾,点面结合,奋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进展,收效明显。
一是明晰思路,规划先行。该镇上将39户倒房户和910户危房户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全镇统筹城乡发展总盘子,按照建设麻坪集镇核心区、李家河至枫树为两翼的亦商亦农示范区和留居山上专业农民区的“三大板块”,奋力构建交通便捷、人居优雅、生活殷实、自然和谐新村镇的统筹城乡发展思路,结合村情户情实际,抢抓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新机遇,制定重建方案,严格按照 “三高一避”的要求,在集镇统一选址第一批集中安置70余户,另在集镇辐射的4个村选定5户以上集中安置点4个,有效保证了灾后重建工作的规范有序运行。
二是健全组织,夯实责任。镇上组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统筹城乡发展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6名干部专职负责全镇进镇农民示范区及灾后重建安置点建设工作。同时,每位领导班子成员在分管工作的基础上,各包抓两个村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每名干部除做好工作组及业务工作外,各包抓一户倒房户和2户危房户的恢复重建工作;另外,结合镇对村、单位、干部年度绩效考核方案,将灾后危倒房、基础设施等恢复重建工作按要求标准列入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严格考核兑现,全面夯实工作责任。
三是完善功能,筑巢引凤。首先千方百计完善集镇功能,提升集镇品味,增强集镇自身吸引力。按照“美化、亮化、净化”的标准,高规格规划和包装中心集镇,目前全镇累计硬化集镇街道19500余平方米,铺设彩砖9000余平方米,新修河堤1000米,修建河堤路2公里;完成集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解决了集镇居民饮水难问题;修建了麻坪二桥,实现麻坪一河两岸的贯通,建成了集贸市场,对集镇进行归行划市;建成中心广场和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安装“五虎护群羊”雕塑、建凉亭、音乐喷泉、灯光球场、配置体育健身器材等,新安装太阳能路灯30余盏,栽植桂花、香樟等名贵绿化树2000余棵,同时修建了一个大型垃圾填埋场,新添置200多个垃圾箱台,组建了集镇环卫所,聘请2名市场管理员和10名专职环卫工人,负责市场管理和集镇环境卫生保洁,集镇达到了美化、亮化、净化标准。其次围绕路、水、电、信息四网建设,不断提升集镇两翼的人居硬环境。随着人居环境的不断改观,许多农民冲着功能完备的集镇硬环境积极进镇落户。四是整合资源,有序推进。按照“全域旬阳”发展理念定位麻坪,整合各方资源有序推进麻坪灾后重建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整合政策资源。对入住集镇移民示范小区的农户,进行相关扶持政策的倾斜捆绑,充分调动搬迁农户进镇安居的积极性;整合环境资源。坚持统一选址、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风格样式、统一手续办理的“四统一”标准,对集中安置点由村上统一征地,统一进行庄基地划分,镇上统一进行三通一平处理及路、水、电、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到位,统一办理建房手续并尽可能减免税费,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搬迁重建农户的建设成本;整合人力资源。在建设过程中,镇灾后重建工作组人员全程跟踪,负责整个建设工程的外观设计、质量、进度把关,各建房户工程启动后便直接交由镇灾后重建工作组监管,在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有效节约了人力;分步有序推进。按照构筑“集镇中心板块、集镇两翼亦商亦农板块、留居山上专业农民板块”的三大板块格局,镇上分四批先后启动阴湾(上下片)、庙湾、阴坡街生态移民示范小区建设工程,小区占地共110亩,新吸纳进镇居民320户1800余人。目前已完成阴湾下片一期工程建设,进镇农户140户750人,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入住农户80户420人;三四期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规划入住农户200户1200人,中心集镇人口累计已达4000人,全镇城乡统筹发展的规模初具。
- 上一篇:神河中学举行演讲比赛迎国庆[ 09-30 ]
- 下一篇:生命线”正在被畅通[ 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