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口镇关坪村在整个新型农民教育活动过程中,以创建“和谐文明新村”为契机,以培养“新观念、新文化、新风尚、新技能、善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为目标,把新型农民教育工作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紧密结合,围绕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积极搭建农民教育新平台,让群众在培训中提升素质并掌握一技之长,通过培训,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
培训形式多样化,增强教育针对性。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明确了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采用有较强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事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实行“一户一策”,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农民群众,分层施教、分类要求,在增强学习效果上下功夫。针对那些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信息不畅的老龄人群,宣讲队员深入到村组院落,组织开展小型座谈会、谈心会,重点教育传播当前时事政治和文化科技发展情况;针对有些青壮年劳力科教意识不强、致富水平不高的实际,重点宣讲政策法规和科技致富知识;针对在家的妇女人群,重点进行国策和生殖健康知识教育;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群,采用集中宣讲、个别教育和发放资料相结合的办法,增强教育效果;针对部分文化程度不高、自学能力不强、自我教育主动性较差的人群,采用集中灌输、教育渗透的办法施教;针对那些个人素质低下、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图索取不求给予的部分人群,重点巡讲孝道文化;针对在厂矿企业上班的人群,突出安全生产常识及安全法规教育;针对产业专业组和专业户,突出烤烟、畜牧等技术培训,把施教工作放在田间地头,保证“开卷有益”,让听众“觉得有味”。巡讲中始终抓住听众的“神经”和“敏感区”,让农民各有所学、各得其所、学有所用。
培训内容多而广,确保培训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结合村情实际,围绕爱国主义、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公民道德、传统美德、科技知识、孝道文化等主题活动开展教育。同时邀请县畜牧专业人员、烟草技术人员实行集中办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对畜牧养殖户进行畜牧养殖技术、生猪防疫、如何应对市场风险以及烟草大田移栽和管理等进行培训,使该村宣讲覆盖面达100%,群众直接受教育面达95%以上。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村民自乐班作用,以生动鲜活、寓教于乐的方式,组织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关口镇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暨新型农民教育文艺演出活动,并获得二等奖,参赛内容健康、形式多样,通过现身说法、典型教育引导和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在该村涌现出了张隆记、马建满、张学金、陈兴发等生猪养殖和烟草大户典型,带动了全村产业建设的蓬勃发展。
建章立制促长效,抓好结合促发展。始终坚持把集中宣讲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抓好巩固和提高,健全和完善具有操作性的农民教育制度,利用无线广播、惠民书屋、远程教育、农民自乐班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着力构建农民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自我教育、我要教育、长期教育的意识。在统筹安排上确保“两不误、两促进”,把新型农民教育工作与农村产业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群众帮扶、社会稳定、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等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学教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确保新型农民教育活动不留形式、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目前,全村上下已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讲究卫生、平等友爱、邻里和睦、家庭和谐的良好风气,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懂政策、守法规、讲诚信、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在这里成长壮大,无处不呈现出谋求发展、带动发展的良好态势,村民们以创业的热情、创新的激情和创先的豪情,努力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氛围,有力的推动了该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上一篇:构元乡表彰先进庆祝教师节[ 09-11 ]
- 下一篇:石门务工青年入围安康市道德模范评选[ 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