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甘溪镇严格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全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新型农民教育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
表现一、群众的进取意识显著增强。该镇充分发挥以点带面、模范引领、示范带动的作用,以产业大户、致富能手、务工能人为典型,以田间地头、村庄院落为课堂,通过现场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农民受到振动,找到差距,受到启发,树起信心。2008年,该镇组织群众参观了大岭台的土地流转示范点后,受到深刻的启发,带动今年全镇流转土地5739亩,并涌现出165户年发展烤烟20亩以上的务烟大户,带动全镇烟草种植面积达到8400亩,同比增长1000余亩,再创历史新高。针对蚕桑市场低迷、畜牧价格走低、劳务输出受阻等不利因素,该镇积极组织全体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帮助农户分析产业形势、理清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举措,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规避市场风险,及时有效地转“危”为机。敢发展、要发展、快发展,争先进位,争先恐后成为当前该镇大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表现二、群众的创业能力显著增强。针对群众创业意识薄弱,创业能力不强,创业思路狭窄,创业方向不明的实际,该镇将教育活动同培养群众的创业能力相结合,积极联系劳动保障部门,扎实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学文化、学技能、学经营、学管理,不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十字岭村一组村民孙立东在外打工多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2007年底返回家乡和他父亲一起成立了旬阳县科力五金制品厂,专门生产铝制酒壶,但由于用料简单,工艺复杂,样式单一,产品销售受到很大局限。镇干部多次上门指导生产、探索销售渠道,指导孙立东综合各种酒具的长处,特别是融入瓷器的外观造型,将单一的卧式酒具改装为立式酒具,并加入莲花底座、花卉等装饰图案,在造型上更加纤巧、别致,使之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镇网站及时登载了他执着的创业史,引起了成都一家工艺品店的浓厚兴趣,使其一举走出旬阳,落户成都,为其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表现三、群众的政策执行力得到增强。该镇充分发挥镇村宣讲团的作用,紧扣《先进文化进乡村》系列丛书和甘溪镇新型农民教育讲稿,积极组织宣讲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政策法规,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农村发展形势,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模范遵守法律法规,确立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法制观念。以前,违法生育屡禁不止,打人骂人如同家常便饭,通过扎实认真细致的宣讲,群众对计划生育国策从不解到认同,对违法生育的处罚从不知到深醒,从打人骂人不犯法的旧有观念到知其触犯法律的迅速转变,使群众的旧有观念得到更新,法治观念得到增强,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力显著增强。
表现四、群众的道德体系逐渐形成。针对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感恩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却是拿起筷子吃肉,放下饭碗骂娘,物质生活富裕了,思想道德却出现了滑坡的现象。该镇在教育活动中,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感恩教育,大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通过算账对比和追今忆昔,使广大群众深刻感受到从自古皇粮国税无条件上缴到免除农业税、进而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享受合作医疗等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不是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无不是中国国力显著增强的体现,无不是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感党恩、颂党情,热爱党、忠诚党的思想道德体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表现五、群众的卫生习惯正在养成。一年来,结合新型农民教育,该镇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以治理“五乱”(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推进“四改”(改水、该厕、改灶、改善环境),实施“三进户”(健康知识进户、卫生习惯进户、清洁卫生进户)为主要内容,整体推进乡村院落沟渠整治、民居改造及房前屋后美化工作。同时,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大力推广“圈-厕-沼”、“圈-沼-果(菜)”一体化循环模式,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广大群众良好的卫生习惯得以养成。
表现六、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针对群众文化生活枯燥,休闲项目落后,精神世界空虚的实际,该镇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惠民书屋,用知识滋润农民干涸的心灵,用文化占领群众的思想高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群众,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以高尚的精神塑造群众,以优秀的作品鼓舞群众,使群众的思想觉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摆脱低俗,走向崇高,告别落后,步入先进。眼下的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再是一片荒芜,听民歌、跳民舞成为农村的时尚,学科技、用科技成为发展的追求,关心政治、关注时事成为共同的兴趣,惠民书屋、村民自乐班成为农闲时节农民愉悦身心的普遍选择。
表现七、农村的陈规陋习正在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但一些落后的陈规陋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农村仍有较大市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该镇在新型农民教育中狠抓农村移风易俗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一年的教育,农村愚昧、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陈旧的思想观念得以转变,健康、文明、淳朴的乡风得以初步形成。一是打骂长辈的忤逆之风得到有效遏制。通过养子算账、正面宣传、公安处理、道德谴责,计算养育子女之艰辛,敲醒人人必老之警钟,告知潜移默化之重要,大力弘扬尊老敬老之风,使忤逆之风荡然无存。二是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现象明显减弱。通过新型农民教育活动,群众逐渐理性看待生老病死,懂得对亲人最好的怀念是继承亲人的美德并发扬光大,盲目攀比甚至负债摆阔的农村婚丧嫁娶铺张浪费之风得以有效遏制。三是厚葬薄养现象得到明显改变。农民逐步意识到厚葬不是对老人的真正孝敬,让老人安享晚年、物质充裕、精神愉悦才是对老人最好的孝敬,厚葬薄养之风得以初步扭转。
表现八、发展活力显著增强。该镇坚持用新型农民教育活动来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用加快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来检验教育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在活动中不断调优发展质量,调快发展步伐,调整发展举措,镇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彰显。一是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大力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产业富镇、文化兴镇”发展战略,强力推进“烟、桑、畜、菜、劳务输出”五大产业向适生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市场稳定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特色叫得响、比较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新格局。二是发展举措更加有力。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以“一村一品”和强村大户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产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形成了大岭台、施家坡、桂花树烟草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十字岭、大岭台畜牧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袁湾蔬菜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河沿、梯子岩劳务输出“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的新局面。三是发展后劲更足。今年该镇栽植烟草8400亩,同比去年增长14﹪,预计可收购烟叶210万斤,实现产值1500万元,实现税收300万元,尧柏矿山年上缴非税240万元,预计今年全镇生产总值有望达到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实现4000元,财政收入有望突破500万。
- 上一篇:麻坪镇新型农民教育结硕果[ 09-10 ]
- 下一篇:双河“廉政文化书屋”让群众踏上致富快车[ 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