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旬阳县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着力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农民人均产业收入达到1400元,主导产业迈入质量效益型。该县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以发展主导产业为突破,当年种植烤烟9.3万亩,实现产值8237万元,种烟农民户均收入6545元;新建桑园1.7万亩,新建蚕室5000间,养蚕5.4万张,农民收入2940万元;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62.5万头和223万只;特色林业和商品蔬菜基地快速发展,农业综合效益快速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该县抢抓省市机遇,精心组织群众新修通村水泥路、百姓致富路。当年新修通村水泥路61条246.8公里。29个新农村示范点新修公路61.7公里,建人畜引水管道131公里,惠及3131户12664人,修水窖1420口,修农田167亩,建沼气2700口,累计达到8615口。
村容村貌有了新改观。旬阳县把新村庄建设与旧村庄改造相结合,建设旬阳特色民居,71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完成移民搬迁135户531人,完成生态移民98户、建房313间;29个新农村示范点新建房屋654户2706间,完成旧房改新700户2170间;改厕2113个,建沼气537口,节柴改灶3085口,可谓旧貌换新颜。
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新建村级活动室、医疗室和宣传文化室3000平方米,有14个村建起了农民体育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2%,人口自增率控制在0.096%;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巩固率达100%,群众“看病难、上学贵”的难题得到解决。全县新建敬老院9座,安置农村五保老人263人;新建集中安置点9个,集中供养183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农民人均产业收入达到1400元,主导产业迈入质量效益型。该县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以发展主导产业为突破,当年种植烤烟9.3万亩,实现产值8237万元,种烟农民户均收入6545元;新建桑园1.7万亩,新建蚕室5000间,养蚕5.4万张,农民收入2940万元;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62.5万头和223万只;特色林业和商品蔬菜基地快速发展,农业综合效益快速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该县抢抓省市机遇,精心组织群众新修通村水泥路、百姓致富路。当年新修通村水泥路61条246.8公里。29个新农村示范点新修公路61.7公里,建人畜引水管道131公里,惠及3131户12664人,修水窖1420口,修农田167亩,建沼气2700口,累计达到8615口。
村容村貌有了新改观。旬阳县把新村庄建设与旧村庄改造相结合,建设旬阳特色民居,71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完成移民搬迁135户531人,完成生态移民98户、建房313间;29个新农村示范点新建房屋654户2706间,完成旧房改新700户2170间;改厕2113个,建沼气537口,节柴改灶3085口,可谓旧貌换新颜。
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新建村级活动室、医疗室和宣传文化室3000平方米,有14个村建起了农民体育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2%,人口自增率控制在0.096%;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巩固率达100%,群众“看病难、上学贵”的难题得到解决。全县新建敬老院9座,安置农村五保老人263人;新建集中安置点9个,集中供养183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责任编辑:屈孝旭】
- 上一篇:旬阳县突出科技抓春耕[ 03-09 ]
- 下一篇:旬阳确定6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