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丰厚,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元、明、清时代连绵不断,追古溯今,纵横上下几千年,为旬阳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物遗产,目前拥有各类文物古迹达270余处。由于文物战线长、分布面广、管理难道较大。针对这种状况,县博物馆在文物普法、普查、建档、修护等方面狠下功夫,制定有效措施、夯实责任,有力地保护了田野文物的安全。
开展《保护文物法》普法大宣传。近年来县博物馆把《保护文物法》当成一种系统性的普法工程列入议事日程,组织文物工作者进行轮流培训,抓好自身的学习;组建宣讲团下乡巡回全县28个乡镇及景点为群众讲解文物的历史渊源和涵义,使群众认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录制《保护文物法》磁带30合,印制相关宣传资料2万余份,让全社会了解《保护文物法》,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关注文物保护事业。
开展田野文物大普查。为了全面了解田野文物现状,县政府还专门拿出3万元专项资金。博物馆组建2个文物普查队,利用8、9两个月时间对68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全面普查、复核,特别是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文庙、黄州馆、孟达墓、千佛洞等单位和重点规划旅游开发景点如:神仙洞等单位进行了全面的现状核实,确保随时对文物保护单位有一个动态的了解。
开展田野文物大修护。博物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先后组织对文庙、西城门、洞儿碥等文物古迹进行维修,从而使县境内的文物古迹得到了有效保护。
开展田野文物研究。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文物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特别是对已经被人为破坏的文物进行科学考证,并建立健全文字及图片档案;对古洞、古建筑、摩崖题刻、古墓群等古迹实施分类管理归档,为进一步研究旬阳历史文化提供第一手资料。
开展文物保护员的大选聘。对全县68处重点保护单位原文物保护员进行了考核、调整,新选聘了77名思想品德高、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文物保护工作当中,担任辖区文物保护员,并与文物保护员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使每个文物保护单位有专人负责管理。
开展《保护文物法》普法大宣传。近年来县博物馆把《保护文物法》当成一种系统性的普法工程列入议事日程,组织文物工作者进行轮流培训,抓好自身的学习;组建宣讲团下乡巡回全县28个乡镇及景点为群众讲解文物的历史渊源和涵义,使群众认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录制《保护文物法》磁带30合,印制相关宣传资料2万余份,让全社会了解《保护文物法》,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关注文物保护事业。
开展田野文物大普查。为了全面了解田野文物现状,县政府还专门拿出3万元专项资金。博物馆组建2个文物普查队,利用8、9两个月时间对68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全面普查、复核,特别是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文庙、黄州馆、孟达墓、千佛洞等单位和重点规划旅游开发景点如:神仙洞等单位进行了全面的现状核实,确保随时对文物保护单位有一个动态的了解。
开展田野文物大修护。博物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先后组织对文庙、西城门、洞儿碥等文物古迹进行维修,从而使县境内的文物古迹得到了有效保护。
开展田野文物研究。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文物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特别是对已经被人为破坏的文物进行科学考证,并建立健全文字及图片档案;对古洞、古建筑、摩崖题刻、古墓群等古迹实施分类管理归档,为进一步研究旬阳历史文化提供第一手资料。
开展文物保护员的大选聘。对全县68处重点保护单位原文物保护员进行了考核、调整,新选聘了77名思想品德高、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文物保护工作当中,担任辖区文物保护员,并与文物保护员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使每个文物保护单位有专人负责管理。
【责任编辑:屈孝旭】
- 上一篇:昔日务工“老板” 今朝蚕桑大户[ 10-25 ]
- 下一篇:旬阳启动“法律六进”宣传教育活动[ 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