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促进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安居乐业,共谋发展的和谐局面。
为切实让群众得实惠,县委、县政府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围绕群众行路难、就医难、就业难、上学难等问题,启动实施便民桥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失学儿童救助、计生奖励扶助、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扩建、就业服务援助、城镇背街小巷和道路改造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得到了群众的极大拥护。共计改造学校危房校舍51265m2,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普遍提高,去年高考达省线761人;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运行,全县参合农民36.4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5.2%,2005年报销农民医疗费用527万元,补偿比例达到44.2%;全县4109户10074名城乡群众享受低保救助366.89万元,1840人享受计生奖励扶助政策,实施并户帮困5806人,新建敬老院5所。“千人百村万户”科技支农服务卓有成效,组织农民科技培训6.7万人次。农村新修便民桥201座,基本形成贯通南北三环、畅通东西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了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和通电视的目标,构筑起了农村发展的硬骨架。
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环保、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事业顺利通过“两基”复查验收,创建了关口、吕河、赵湾等3个省级教育强乡镇和城关、棕溪、双河、仙河等4个市级教育强乡镇;以民歌民舞为主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体育竞技再次蝉联市运会团体冠军划生育水平跃上新台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公民道德教育不断赋予新内容,实现了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进,树立起了旬阳团结文明的社会人文新形象。
为切实让群众得实惠,县委、县政府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围绕群众行路难、就医难、就业难、上学难等问题,启动实施便民桥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失学儿童救助、计生奖励扶助、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扩建、就业服务援助、城镇背街小巷和道路改造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得到了群众的极大拥护。共计改造学校危房校舍51265m2,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普遍提高,去年高考达省线761人;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运行,全县参合农民36.4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5.2%,2005年报销农民医疗费用527万元,补偿比例达到44.2%;全县4109户10074名城乡群众享受低保救助366.89万元,1840人享受计生奖励扶助政策,实施并户帮困5806人,新建敬老院5所。“千人百村万户”科技支农服务卓有成效,组织农民科技培训6.7万人次。农村新修便民桥201座,基本形成贯通南北三环、畅通东西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了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和通电视的目标,构筑起了农村发展的硬骨架。
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环保、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事业顺利通过“两基”复查验收,创建了关口、吕河、赵湾等3个省级教育强乡镇和城关、棕溪、双河、仙河等4个市级教育强乡镇;以民歌民舞为主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体育竞技再次蝉联市运会团体冠军划生育水平跃上新台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公民道德教育不断赋予新内容,实现了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进,树立起了旬阳团结文明的社会人文新形象。
【责任编辑:屈孝旭】
- 上一篇:旬阳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硕果累累[ 01-12 ]
- 下一篇:旬阳全面部署慰问民工工作[ 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