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流调人张亿宝:他与病毒正面交锋

作者:南家未 冯佩 发布时间:2020-02-23 17:1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这个春节,他是“不称职”的丈夫、“不合格”的父亲。这场疫情,他守土尽责、勇打头阵,舍小家为大家,时刻坚守在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疾控人的责任和担当,他就是旬阳县疾控中心副主任、疫情流调组长——张亿宝。

每次任务,都是一次出征

“我参加过抗“非典”,多次处置突发疫情,作为班子成员,请准许我回单位一起并肩作战。”旬阳县疾控中心支部书记、主任高坤炀握着他的手动情地说:“好呀,感谢亿宝主任从脱贫攻坚一线回来增援,由你来扛起流调大旗,大家都放心!”

“询问的时候一定不能烦躁,要积极引导,把所有活动轨迹挖出来,时间具体到分钟。”“这里分析的太笼统,必须详细描述经过。”每个环节他都仔细把关,每个步骤他都慎之又慎。

疫点在哪里,岗位就在哪里!一旦电话报告,他总是第一个提上流调箱,穿好防护服,与密切接触者面对面询问了解;每一次流调结束,常常是子夜归来,草草地吃盒泡面,就得赶紧梳理信息、分析讨论,撰写流调报告。

“一个月来,他们几乎每天工作至深夜,饿了吃碗泡面,困了在椅子上打个盹儿,洗个冷水脸、泡上一杯茶,翻开笔记本继续工作。”老干部刘启祥如此感慨。

奔跑在流调路上

“病人多逗留一分钟,就可能多传染几个人!”张亿宝深知自己是在与时间赛跑,必须第一时间找到传染源、管控传染源。

“小李,这个病例的活动时间轴不够细,还要再充实。”“小郭,密切接触人员一定要再核准,绝不能漏掉一个。”作为流调组组长,从现场流调到撰写报告,从绘制病例活动时间轴、密切接触者树状图到审核隔离信息、进行风险研判,每一个过程他都全程参与,确保万无一失。

“请大家看这张图,梁某的密切接触者不仅包括这3个点,还波及到了XX村,应迅速请示指挥部,建议封村!”“我同意亿宝主任的推断,刘涛和家未你们怎么看?”

“顺藤摸瓜,挂图作战”。在高坤炀的办公室里,张亿宝正在参加例会研判风险。日清日结、事不隔夜,白天调度、晚上会商,一人不漏、挂图作战,已成为战时工作模式。

他欠家人一个拥抱

“兄弟姐妹们,我给煮了点方便面,把手头的工作停一停,吃饱了才能熬夜啊,都凌晨2点多了。”“小李,你已经熬一夜了,现在必须去休息。”作为流调组的老大哥,张亿宝不仅传帮带,更多的是关心每一名队员。

他没能照顾妻子和女儿。夫妻俩是单位人人称颂的模范夫妻。双亲与哥哥新亡,唯一的女儿从中国医科大学“大二”寒假回来,本是一家人难得的春节团聚,却是见少离多。腰椎摔伤一直卧床的妻子,只能靠女儿照顾。

“对不起!在你们最需要的时候,我却不能陪在身边。待到疫情消退,再好好补偿吧。”这个在疫情面前铁血铮铮的汉子,内疚的安慰妻女。没想到女儿却说:“爸爸,你是最棒的!向你学习!既为医者,无怨无悔!”

逆行,用疾控人的决心

夜已深,县疾控中心办公楼里依然是灯火通明。张亿宝和他的战友们还在埋头整理流调报告、研判疫情、调整措施。疾控人总是忙碌,或是归来,或是出征,但有一点相同的是,他们都像张亿宝一样坚守在疫情一线。

在高坤炀的办公室悬挂着一幅“求索”字画和疫情防控“树状图”,这就是疾控人的信条和决心,也是他们的准则和目标。

在这场“逆行”中,持续奋战的旬阳疾控人,必将“牢记党的嘱托,肩扛神圣使命……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唱响自己创作的《旬阳疾控人之歌》!


【责任编辑:贺清玲】